
西寧屬于哪個省,西寧市地處青海省東部,青藏高原東北部,總面積7660平方千米??偯娣e7660平方千米,市區(qū)面積476.5平方千米,下面來看看西寧屬于哪個省。
西寧市,古稱青唐城、西平郡、鄯州,青海省轄地級市、省會,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西北地區(qū)重要的中心城市
西寧市地處中國西北地區(qū)、青海省東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東方門戶,古“絲綢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軍事重地,
素有“西海鎖鑰”、海藏咽喉之稱,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青海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交通和通訊中心,也是國務院確定的內陸開放城市,中央軍委西寧聯(lián)勤保障中心駐地。
西寧歷史文化淵源流長,有著獨特的自然資源,絢麗多彩的`民俗風情,是青藏高原一顆璀璨的明珠,取“西陲安寧”之意。
先后獲得全國衛(wèi)生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中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是“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城市。
西寧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高原古城,是中國黃河流域文化組成部分。據城北區(qū)朱家寨遺址、沈那遺址和西杏園遺址等考古發(fā)現(xiàn),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生產、生活,繁衍生息。
古為先零羌游牧地。西漢設軍事、郵傳據點西平亭。神爵初,為臨羌縣地,隸金城郡。
東漢建安中,分金城郡置西平郡,分臨羌縣置西都縣為郡治,隸雍州。
西寧旅游景點
石峽清風
石峽清風位于西寧東15公里處。石峽,俗稱小峽,在歷史上是以險關危隘著稱的。世治時,它是連通東西交通的要道;世亂時,它又是隔斷兩地的重門。宋代時修筑綏遠關以控制要害地段,后于清代修筑了武定關和德安關。小峽也為人們留下了動人的傳說:昔日此地重山環(huán)復、河道不通,有仙人投石擊山,丘巒崩摧,湟水中通,形成了奇峻雄偉的小峽。而今的小峽,一座鋼筋混凝土拱橋飛架南北,公路平坦如砥,行人車輛川流不息,險關變通途。
金蛾曉日
位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的娘娘山,又名金蛾山。山頂有一座天池,娘娘山上有一制高點,早晨在山上觀日出,太陽從萬山中噴薄而出,景象壯觀,據說可與泰山觀日出媲美。娘娘山以其幽深秀麗、氣象萬千而聞名遐邇。
文峰聳翠
提及這一景點,必然提及西寧南山的一個美麗傳說。據說,人們曾經在南山修建一座閣樓,便有鳳凰落到這兒,當?shù)厝艘暈橄槿鹬?。后來,也是為了企盼當?shù)匚娘L繁盛,人們就在山上修建了魁星閣。
鳳臺留云
西寧南山又叫鳳凰山,山上有亭,名叫鳳凰亭。南涼時期,西寧古八景之一的“鳳臺留云”,成為西寧一勝景。南山以關帝廟為中心的建筑群,始建于明永樂八年,是西寧現(xiàn)存保護較好的明建筑。如今山上的`景點均為解放以后新建。由于南山的海拔比較高,所以鳳臺上經常云霧繚繞,自成景致。
龍池夜月
所謂“龍池”,指的是位于西寧西郊蘇家河灣村西南的一眼泉水。由于這里曾經修建過不少廟宇,所以,歷史上,這是一個香火旺盛的地方。這里的廟宇,始建于明代,后來屢建屢廢,清末稱作“五龍宮”,曾經盛極一時。
湟流春漲
所謂湟水,即指流經西寧城北的黃河重要支流——湟水河,又名西寧河。每當春夏之際,湟水上游冰雪消融,水源充足,流至西寧西郊河、北川河、南川河先后注入湟水,遂河水驟漲,波濤洶涌,故稱“湟水春漲”,為西寧古八景之一。
五峰飛瀑
五峰飛瀑位于互助土族自治縣的北溝腦,因山峰很像五個手指,故名五峰山。五峰山有三奇,即林、泉、洞。從龍宮泉拾級而上,便是五峰寺。五峰寺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間,主要建筑有菩薩殿、龍王閣、玉皇宮、香公樓、同樂亭。五峰山也是青海民歌演唱勝地,俗稱“花兒”會,每年六月六,正是五峰山風光最美的季節(jié),五峰山六月六“花兒”會也就聞名遐邇。
北山煙雨
北山以奇制勝,西寧北山,又名土樓山。土樓山上曾建土樓山神祠,在神祠的舊址又修建寺廟,舊稱北禪寺,也叫永興寺。北山的古跡不少,有佛寺、道觀、磚塔、洞窟、壁畫和露天大佛。經歷代的擴建增修,在峭壁斷崖間鑿成洞窟,自西向東依次分布著“九窟十八洞”。北山頂上那座有唐代建筑風格的寧壽塔。
西寧旅游注意事項
關于交通
1、青海各地的公共交通都存在公私競爭的情況,私營線路往往較快且便宜,而且常常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2、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區(qū)很少有公共汽車,可以考慮搭車,搭車時有時香煙比錢更解決問題,注意找比較可靠的車如軍車,郵車等。
3、循化通往孟達天池的道路異常艱險,如果包車千萬要找的確有走這條路經驗的司機,不然可能十分危險。
出發(fā)前準備物品
1、高原氧少,以少吸煙多呼吸空氣為佳。進藏前注意不要感冒,如患感冒最好推遲進藏,因為在高原上感冒不易康復,嚴重的還會引起肺水腫及其他多種并發(fā)癥。所以,準備一些感冒藥品和胃腸類藥品是非常必要的。
2、青海(少部分地區(qū)、、西藏氣候的特點是干燥、缺氧、氣壓低。因此,進藏前隨身帶一些鼻腔外用軟膏和潤喉片可緩解干燥帶來的鼻喉部不適。
3、由于高原紫外線比較強,據測算,年平均輻射值每平方米在5000-8000兆焦耳之間,因此,帶太陽帽、墨鏡和防曬油是適宜的。
4、一般人登上海拔2000米以上,會有高原反應,體弱的人在入藏之前準備好氧氣袋,以備不時之需。個人自備物品:太陽鏡、防曬霜、運動衣褲、羽絨服、旅游鞋、手電、雨具及日常洗刷用品。
高原缺氧反應及其防治措施
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空氣稀薄,因而形成了以低氣壓。缺氧、低溫、太陽輻射強、日溫差大、大風、干燥等為顯著特點的高原氣候。
從低海拔地區(qū)來高原的游客,由于氣候等方面的急劇變化,超過了正常人機體自動調節(jié)的限度,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約60%一100%的人均發(fā)生急性缺氧反應或者疾病,
其癥狀常見的有頭痛、頭昏、心慌、氣短、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胸悶、胸痛、疲乏無力、面部輕度浮腫、口唇干裂、鼻衄等。
危重時血壓增高,心跳加快,甚至出現(xiàn)昏迷狀態(tài)。有的人出現(xiàn)異常興奮如酩酊狀態(tài),多言多語,步態(tài)不穩(wěn),幻覺,失眠等。由于高原缺氧而表現(xiàn)出的種種癥狀,醫(yī)學上稱為高原適應不全癥。
有的'是暫時性的,只要適應一段時間,或者離開高原環(huán)境,人體機能即恢復正常,有的持續(xù)時間較長。據研究:一般在海拔3000米以下無癥狀,3000米為反應臨界高度,
這一高度時的氣候特點(氣壓、氣溫、太陽輻射等、與平原低地大不相同,游人到了這一新的環(huán)境,機體必須進行一系列的調節(jié),才能適應;海拔3000-5000米之間可產生一系列缺氧癥狀,
但大都無生命危險;海拔5000米為障礙臨界高度";海拔5000-7000米機體不能完全代償;海拔7000米為危險臨界高度;海拔7000米以上機體不能代償,為高山死亡帶。
但也有例外,有的人在海拔2000-3000米也難以完全適應,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高山缺氧反應,登山運動員在7000米以上仍能負重登山。
青海省約有60%的面積海拔在4000米以上,3000-4000米面積占25%,海拔3000米以下面積只占15%。因此赴青海高原旅游者,作必要的醫(yī)療保健和生理衛(wèi)生方面的準備是十分必要的。
1、從低海拔地區(qū)進入高原的游客,一定要作全面嚴格的體檢。
凡有嚴重心、腎,肺疾病患者,高血壓!期以上,嚴重肝病,貧血患者,均不可冒險來高原旅游。
如果只患一般疾病,必須預先采取預防措施,如隨身攜帶氧氣、藥物等。對進入一定海拔高度地區(qū)后有抽搐、劇烈頭痛或者昏迷傾向者,則不宜進入更高地段旅行。
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旅游住宿點和景點,或在旅游車上,應有高原旅游保健措施,供應氧氣和必備藥品,以防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2、做好生理衛(wèi)生方面的宣傳教育工作
使游人有充分的思想和物質準備,樹立戰(zhàn)勝高原反應的決心和信心,消除精神上不必要的恐懼感。
一般情況下大約兩三天,多則五至七天內即可逐步適應高原環(huán)境,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缺氧癥狀將消失,或者大有好轉,有些人用吸氧來緩解高原不適癥,這對暫時解除不適有作用,但停止吸氧后,不適狀況又會重新出現(xiàn),
延緩了適應高原環(huán)境的時間。如果缺氧癥狀不很嚴重,靜靜休息時有所緩和或減輕,最好不要吸氧,以便早日適應高原環(huán)境,獲得理想的旅游效果。
3、適應性鍛煉
來高原旅游之前開展爬山、跑步、打球、負重、行軍等大運動量的體育活動,這對機體適應缺氧環(huán)境能起到積極作用。進入高原初期,活動不能過于激烈,
如急行軍、跑步、體力勞動等。高原氣溫低,隨氣溫急劇變化,要及時更換衣服,作好防凍保暖工作,防止因受凍而引起感冒。感冒是急性高原肺水腫的主要誘因之一。
4、調節(jié)好高原旅游期間的生活
食物應以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高糖、含多種維生素為佳,多食蔬菜、水果,不可暴飲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的負擔。
嚴禁飲酒,以免增加耗氧量。睡眠時枕頭要墊高點,半臥姿勢最佳。
5、藥物預防和治療
為了提高機體對缺氧的耐力,減少高山病的發(fā)生,
主要的藥物有:復方黨參片、黃芪茯苓復方劑、致適應劑、醋氮酰胺、利尿磺胺、螺旋內酯、中樞神經系統(tǒng)、抑制劑,瞇基硫脲和營養(yǎng)劑與代謝激素類制劑。
進入高原后,高原不適應癥狀愈來愈重,就是在靜息也十分明顯者,應立即吸氧,送醫(yī)院就診,以防因急性高原肺水腫而造不良后果。
人登上海拔2000米以上,會有高原反應,體弱的人在入藏之前準備好氧氣袋,以備不時之需。個人自備物品:太陽鏡、防曬霜、運動衣褲、羽絨服、旅游鞋、手電、雨具及日常洗刷用品。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