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溝通,學會換位思考,保持適當距離。
一、兒媳篇
和諧美滿的關系,是需要大家主動用心去經(jīng)營的。
1、孝敬婆婆是應該的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孝順,既然大家都成為了一家人,婆婆自然也希望兒媳能孝敬她。所以平時可以多和婆婆溝通交流,加深彼此的了解,增進雙方的感情。逢年過節(jié)時,別忘記給婆婆送上祝福或者一些小禮物,表達自己的心意。
2、學會贊美對方
贊美對方會讓人更加開心,也能讓兩個人的關系更加親近和諧,所以,兒媳不要吝嗇于自己的贊美,多夸夸婆婆吧~學會贊美,對方也會反過來贊美你,兩個人相互贊美可以增加雙方好感喲。
3、學會寬容相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和性格,需要相互寬容,互相理解,尊重彼此的個性。不懂得寬容相處,只會加速彼此之間關系的惡化,不利于關系正常發(fā)展。
4、解決矛盾
兩個人相處久了,難免會產(chǎn)生矛盾。發(fā)生矛盾了,我們就要及時去面對去解決,避免矛盾程度更深。很多時候的矛盾都是雙方不認同對方的想法或做法而導致的,兒媳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婆婆的角度,用更正確的表達方式來處理問題。
5、對婆婆的期望不要太高
新娘一定不要將婆婆和自己的媽媽比較,也不要提前對婆婆抱有太高的期待,有時候期望越高就越容易失望,因為婆婆和兒媳相處時間不長,沒有太深的感情,所以要接受婆婆對自己“沒那么照顧”。
6、遇事多往好處想
每個人都有優(yōu)缺點,有不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好的一面。在生活中多發(fā)現(xiàn)婆婆的優(yōu)點,盡量不抱怨婆婆的不足之處,你的心情會更好,相處起來也能更自如喲~
二、兒子篇
兒子也是促進婆媳之間和諧相處的重要角色。
1、兒子要做好紐帶關系
兒子既作為兒子,又作為老公,要在婆媳之間做好平衡和紐帶關系,也就是“一碗水端平”。比如當婆媳發(fā)生矛盾時,兒子要能在中間調停,先哄好雙方,待她們平靜下來后,再試著和雙方講道理,讓她們能理解對方。
2、給足妻子和母親安全感
日常生活中兒子要對妻子和母親一樣好,寵著她們,給足她們安全感,并讓婆媳能在愉快的時間慢慢相處,增進感情,共同建立一個溫馨而又和諧的`家庭。
3、好人讓媳婦做
當你買了些東西孝敬父母,或者要做一些讓父母開心的事,這些都可以讓媳婦做,或者以媳婦的名義來做,這樣母親會覺得媳婦明事理,自然能增加母親對兒媳的好感。
4、讓婆媳有足夠的空間
俗話說:距離產(chǎn)生美。所以最好別讓婆媳長時間待在一起,這樣就不容易產(chǎn)生摩擦和分歧。尤其是盡量不要和父母住在一起,給足大家空間,否則容易因為家里的瑣事產(chǎn)生矛盾。
同時,日常生活中要對妻子和母親一樣好,給足她們安全感,并讓婆媳在愉快的時間慢慢相處,共同建立一個溫馨而又和諧的家庭。
1、注重彼此的距離
婆婆不等于親媽,親媽和自己距離近一點本就無可厚非。
因為女兒從小就在媽媽身邊長大,如果和親媽因為距離近而產(chǎn)生矛盾,兩個人也不會生氣記仇,即使吵嘴,一會兒兩個人也就好了。
但是婆婆不一樣,如果因為距離太近而和她爭吵,會讓兩個人的關系越來越差,因為她們兩個人本來是陌生人,是因為男生這個人才有聯(lián)系的。
我們會經(jīng)常看到,有些婆婆在自己兒子結了婚之后,就和他們住在一起,還沒有把兒子從原來的角色中適應過來,什么都要過問。
兒媳婦買件衣服她要說,睡個懶覺也要抱怨,不做家務更是生氣。在這種情況下,婆媳關系怎么能好呢?
我并不建議結婚后,婆婆和媳婦住在一起。
畢竟兩個人以前沒有生活過,再加上彼此的生活觀念、消費理念都有不同,住在一個屋檐下,難免會有摩擦。
這就是婆媳關系里保持適當距離的重要性。
我們可以周末放假,或者過節(jié)的時候和老公一起回家陪陪他們,但不用天天住在一起。
距離產(chǎn)生美這句話不僅適用在男女關系中,其實它一樣可以應用在婆媳關系里。
我表姐以前嫁給的一個男生,他媽媽就是沒有距離感。
結婚后她們都住在一起,但是表姐做什么事情她都想過問,有時候表姐不聽她的話,她還向男方告狀。
本來表姐和姐夫的感情還不錯,被她這樣一折騰,他們倆的感情逐漸開始出現(xiàn)問題,慢慢地就開始吵架。
最后,表姐實在無法忍受,和姐夫離了婚。
這就是因為沒有注意到婆媳之間的距離,而造成的結果。
2、清楚彼此的關系
有句話說:婆媳之間的相處之道是視如己出的關愛,相敬如賓的對待。
視如己出的關愛指的是將心比心,自己的媽是媽,別人的媽也是媽,自己的女兒是寶貝,別人的女兒也是寶貝。
相敬如賓的對待指的是兒媳婦再親畢竟不是家里人,不可能和女兒一樣那么親密。
婆媳要清楚彼此在家庭里的關系,這一點重要。
有的婆婆喜歡一件東西,就讓兒媳婦買,如果是一次兩次還好,對方還可能會心甘情愿,但是時間長了對方就會不太高興。
或者婆婆看兒媳婦的護膚品好用,就經(jīng)常蹭她的用,那么女生時間一久也會心生煩意。
畢竟她和女兒不一樣,如果是自己的女兒,讓她給自己買件衣服,買件自己喜歡的東西這也正常,女兒也不會有什么想法。
但兒媳婦畢竟不是家里人,讓她重付出她也會有怨言。
像上述情況,婆婆就沒有清楚自己和兒媳婦的關系,把自己不當外人看。
為什么大s能和婆婆相處得很好?因為大s婆婆張?zhí)m懂得彼此的關系和定位,就像張?zhí)m自己說的,先別給自己戴上了一個符號,就忘了自己的身份。
3、學會利用“橋梁”
婆婆和兒媳婦就像兩條平行線,本身是沒有交集的,而因為男生,兩個人有了聯(lián)系。所以這里的橋梁指的是男方。
我們會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婆媳關系不好的,都是因為男生不會解決問題,要么他插手后,問題越變越糟糕;要么就是他躲著不參與。
男生在婆媳關系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家晚情寫過一篇文章《婆家的事永遠不要沖在前面》。
她的意思是說,男人是他那個家里有直接聯(lián)系的人,他去做什么事情,做得好與不好都沒有關系,因為那是他爸媽。
但是我們不一樣,兒媳婦做得好,別人不會承你的情,如果做得不好,別人可能會記下這個梗,成為隔閡。
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兒媳婦無論怎么做,都沒有什么好處,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發(fā)揮丈夫的作用,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讓他出面去做。
說到這個,我覺得堂嫂做得就很好。堂哥和堂嫂是在大學里認識的,兩個人談了幾年后就步入了婚姻。
但是堂嫂嫁給堂哥后,基本上我大伯這邊的`事情,我堂嫂從來不過問,也不插手,都是堂哥在處理。
不是堂嫂一點都不問,而是她把自己的意見和想法提前和堂哥說清楚,然后讓堂哥出面解決,她不參與。
一直到現(xiàn)在,他們倆的感情還都很好,我一直都認為她是個很有智慧的女人。
這一點這正是我們要做的,婆家的事,與婆婆相處出現(xiàn)的問題,就告訴男方,讓他去解決,這樣比我們主動出面的效果會好很多。
4、學會換位思考
婆媳關系出現(xiàn)問題這很正常,畢竟我們和自己的親爸親媽還會有矛盾,更何況和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人呢?
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對方生活了一輩子,有自己的做事風格了,想讓她改變會非常困難。
就像很多女生讓婆婆幫忙帶孩子,然后發(fā)現(xiàn)孩子帶得不好,就生婆婆的氣,與她爭論。
這時候我們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一下。那是她的孫子,她肯定也是想盡力帶好孫子的,只不過她的能力有限,思維受到局限,做的事情可能與我們的期待有差距,我們好好地和她溝通,體諒她。
當然,婆婆也一樣,比如兒媳婦休息時愛睡懶覺,平時愛購物,和朋友逛街,也不要看她不順眼。
現(xiàn)在的年輕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觀念,買衣服,化妝,熬夜這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我們不能拿自己的生活習慣去要求別人也這樣做不是?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只要兩個人都愿意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有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