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生動物屬國家所有,食用是違法的。
一、不吃野生動物的第一個理由,當然是為了自然環(huán)境。沒有眾多的野生動物,就不會有和諧的自然,人類就會孤單,就不能很好地生存。不吃野生動物就是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第一步。
二、尊重一切有價值的生命的生存權利。在野生動物中,不少是對人類生存有益的。物種的生物鏈可以自動調(diào)節(jié)大自然的生態(tài),保護物種,保護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和諧。從這一點上說,野生動物有它天賦的生存權。即便是具有最高智慧的人類,也不能侵犯它們的生命權。
三、人類已進入高度文明的社會,不僅需要高度的物質(zhì)文明,而且還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作為一個文明的人,不可像沒有開化的野蠻人。不管自身形象,為滿足一己之欲,將對人類有益的野生動物變成盤中餐。
四、不吃野生動物,是我們懷有一顆仁慈善良之心。當我們看一看那些要被宰殺的野生動物的眼睛和可憐的模樣,我們怎忍心去吃它們?
五、不吃野生動物,更重要的還是為了我們的健康和生命。專家告誡我們,野生動物的營養(yǎng)和家禽家畜的`營養(yǎng)沒有多少差別,相反,還會影響人的健康??茖W家告訴我們,不少野生動物體內(nèi)含有很多致命病菌和病毒,人吃了會危害健康,甚至生命??茖W家懷疑或證實危害人類的十多個傳染病毒來自野生動物。
六、我們要給孩子做不吃野生動物的榜樣。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的言行影響著下一代,在一個吃野生動物的社會生活的環(huán)境里長大的孩子難免會養(yǎng)成這種陋習,沿襲吃野生動物的不良習慣。為了下一代的健康,我們不吃野生動物,當然還是為了給我們的后代留下一個和諧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
七、不吃野生動物,還是為了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榮譽。我們要愛護野生動物,不濫殺、不濫吃野生動物,不授人以柄,向世界表明,我們是善良而充滿愛心的民族,是有高度文明的民族。別讓人家指著我們說:“看他們什么都敢吃!”
八、不做傷害野生動物的“殺手”。只要我們能夠做到不吃野生動物,就沒有買方市場,就不會有人去捕殺、出售野生動物。吃野生動物就是殺害野生動物的幫兇,有人吃得快樂時,忘記了這一點。世界上的野生動物的種類每天都在減少,有些頻臨滅絕,哪些野生動物是被我們?nèi)祟惓詼缃^的?
九、我們要做環(huán)保人士,保護自然環(huán)境,就首先不再吃野生動物。過去因為無知吃過野生動物的人,從現(xiàn)在起、從自我做起,永遠拒絕吃野生動物。
十、在法制社會要做守法之人。國家早已頒發(fā)《野生動物保護法》,我們不想做違法之人。為了吃而違法是愚蠢的。不吃野生動物不是矯情,不是作秀,因為不吃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以喪失生命為代價的血的教訓,難道還不足以使我們警醒嗎?
為何要禁止食用野生動物?
1、減少突發(fā)性疾病的發(fā)生
相比于馴化動物,野生動物身上存在著大量的病毒,并且這些病毒對人類來說比較陌生的,如果大量的食用野生動物,病毒可能就會出現(xiàn)異種傳播。但是人類對于其中有些病毒是沒有抵抗力的,所以就容易爆發(fā)突發(fā)性的疾病,例如2003年的非典和2019年的新冠肺炎。
2、保持生態(tài)平衡
我們知道生態(tài)是個圈,各個物種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制衡,才能維護生態(tài)的平衡。如果人類大量濫殺野生動物,可能就會使某種動物滅絕,這樣一來生態(tài)圈就遭到了破壞,最后還是人類自食惡果。
3、野生動物并不比馴化動物的營養(yǎng)價值高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環(huán)境越來越糟糕,很多人會認為野生動物比馴化動物更加干凈、更加健康、更加有營養(yǎng),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其實,野生動物并不比馴化動物的營養(yǎng)價值高。
為什么家養(yǎng)的.牛蛙能吃?
雖然牛蛙的馴化程度不如家養(yǎng)的雞鴨魚肉,但是相比于其他的野生動物來說,它是大家所熟悉的一種水養(yǎng)殖動物。另外,在養(yǎng)殖牛蛙的過程中,其實也是對牛蛙的一種馴化,所以家養(yǎng)的牛蛙是能吃的。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十分迅速,人們在加強防御之外,也在積極地尋找導致疾病傳播的原因。根據(jù)相關說法,食用野味和捕殺野生動物或許是病毒進入人類社會的主要方式。
這聽起來并不會令人感到意外,因為隨著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擁有了更好的生活條件,除了山珍海味之外,食用更加稀有的野生動物也成為很多人的新追求,而它們身上往往攜帶著大量病毒和細菌。
前幾天,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的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有關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的相關決定,在保護野生動物方面,又增加了一道更嚴格的防控。
相對于人類馴養(yǎng)的動物,野生動物的生活方式和習性有一定的不同。從生態(tài)角度來看,馴養(yǎng)動物與人類接觸的時間較長,并且長期生活在一個封閉的環(huán)境里,接觸病毒和細菌的機會并不大。而野生動物出沒的地區(qū),存在很多人類尚未探明的病毒,它們也因此成為較為理想的'宿主。
時至今日,人們談之色變的埃博拉病毒仍然沒有被徹底消滅,而它們就是病毒隱藏在野生動物身上的典型案例。此外,狂犬病毒、鼠疫同樣是通過這種途徑進入人類社會的,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巨大的威脅。
然而在人們認識到相關途徑后,其實并沒有徹底的改變。根據(jù)相關研究,野生動物的捕殺和交易仍然十分頻繁,穿山甲等動物已經(jīng)頻臨滅絕,卻沒有阻止人們繼續(xù)捕殺的腳步。
在世界上很多地區(qū),都有食用野生動物的習慣,沒人能夠證明他們對食物的處理方式是否能夠徹底殺菌。事情發(fā)展到今天,很多人因為懼怕野生動物攜帶的病菌而不去食用它們,其實這種觀點并不是最正確的。
試想一下,如果未來某天我們的醫(yī)療技術已經(jīng)足夠成熟,可以殺死絕大多數(shù)隱藏在野生動物體內(nèi)的病毒,那么持有這些觀點的人們就會再次肆無忌憚地食用野生動物。而科學家們認為,他們絕對沒有正確認識到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fā)展,我們對野生動物造成的傷害遠遠超過了它們的承受能力,棲息地減少、種群規(guī)模縮小等問題,時刻威脅著它們的生存。加上,特殊的觀點存在,人們不食用野生動物的話,仍然會選擇將其加工成為其他產(chǎn)品。
而很多人認為這能夠徹底消滅其中的病毒,從而將其變?yōu)檎滟F的保健品。因此,科學家們認為,如何與野生動物和諧相處,是人們目前需要思考的問題之一。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