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夕節(jié)起源于對自然的崇拜和婦女穿針乞巧的習,俗后來因為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被賦予了愛情的意義。
節(jié)日起源
牛郎織女星象
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從很早開始就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奧秘,并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觀星文化,“牛郎織女”就是典型例子。
七夕的牛郎織女傳說最早來源于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追求秩序的古人們不僅將天空規(guī)劃得井井有條,還將星宿與地面區(qū)域一一做了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面來說,稱作“分野”。
簡單來說,古人就是將天上每個星座都與地上的實體地理區(qū)域一一對應,古代分星與分野目的主要是為了配合占星理論進行天象占測。
在古代星宿體系中,“牛宿”由6顆星組成,位于銀河的東岸,像兩個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點,不過上面的那個三角形更大一些,亮一些。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于黃道上,這幾顆星組成了一個頭上有兩角,卻只有三只足的牛,因此古人稱其為“牽?!薄_@頭“?!钡哪线呌?顆小星,組成了“天田”,
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線的地方,是“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于灌溉農田。牛宿的東面緊挨著的是“羅堰”3星,是類似水庫的水利設施。
“織女”3星位于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織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僅次于“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稱為“織女星”。古人將“牛宿星”與“織女星”合稱為牛郎織女。
關于“牛郎織女”的天文星空區(qū)域所對應地面上的地域分野,有現(xiàn)存的文字記載最早見于漢代文獻《漢書·地理志》:“粵(越)地,牽牛(牛郎)、婺女(織女)之分野也,今蒼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粵分也”。
《漢書·地理志》記載了牛郎織女星區(qū)對應嶺南地域分野。在東漢時,牛郎織女星象出現(xiàn)了人格化的描寫:“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痹谇缋实南那镏?,天上繁星閃耀,一道銀河橫貫南北,銀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夜晚坐看牽??椗牵敲耖g的傳統(tǒng)習俗。世間無數(shù)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時間數(shù)字崇拜
“七月初七”作為節(jié)日源于古人對數(shù)字和時間的崇拜。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爸厝铡痹谥袊糯徽J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在這些“重日”中,不難看出古人對數(shù)字的崇拜,
如九與五是重要的數(shù)字,九五至尊是地位的象征。而“一”是萬物起始之意,是成就、地位和尊榮的象征。“七”是算盤每列的珠數(shù),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秘的美感。
“七夕”月逢七、日逢七。在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在民間表現(xiàn)為時間的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結。以“七曜”計算現(xiàn)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
在臺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七”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婦女乞巧
漢代時,七夕被賦予了婦女向織女星乞巧智慧與巧藝的人文內涵,形成了七夕乞巧習俗,故亦稱為“乞巧”。如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于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于乞巧的記載。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jié)。
民間相傳,在每年的七夕夜晚,是天上織女牛郎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女孩們在這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
傳承發(fā)展
在古代,七夕的確和牛郎織女傳說關系密切,但它是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jié)日,這一日女子會訪閨中密友、祭拜織女、切磋女紅、乞巧祈福,因此七夕又有“女兒節(jié)”的稱謂。女性歡天喜地競技娛樂的日子,男子也湊個熱鬧在一旁欣賞,男女定情只是“女兒節(jié)”盛會中的副產品。
有現(xiàn)存文字記述的七夕風俗最早見于《書經(jīng)》時代(春秋中期)。七夕節(jié)牛郎織女天文星區(qū)對應地域分野的文字記載見于漢代文獻《漢書·地理志》。在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于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于乞巧的記載。
七夕節(jié)禁忌
除了中國傳統(tǒng)的乞巧節(jié)之外,七月初七為道教五臘日之一的“道德臘”。
道教據(jù)古代臘日祭先祖、百神之制,創(chuàng)五臘日(南北朝成書的《赤松子章歷》已載此),至今為道教所奉行。
據(jù)《赤松子章歷》記載:七月初七道德臘,五帝校定生人骨體枯盛,學業(yè)文籍,名官降益。其日可謝罪、請福、服氣、沐浴、祭祀先亡。其日不可伐樹碎石,食啖酸咸,乘騎臨險??蓪б龜z理,展舒筋骨。
七夕是個吉祥的.日子,卻唯獨不適合交配。農歷七月有兩天是非常重要,且要禁欲的,其中就有七夕。這在眾多民俗古書中均有記載,如:
01、《急救廣生集》:“是月初七日,切戒色欲,勿想惡事。十五日犯色欲,損壽。
02、《楊公忌》:“是月初七為道德臘,十五日為中元,二日戒夫婦入房?!?/p>
03、七月除了七夕外,農歷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jié),也就是鬼節(jié),這一天也是要禁欲的。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