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肖雞的寓意和象征,生肖是我國的傳統(tǒng)民俗文化,古時候人們認(rèn)為動物都有靈性,因此很敬畏動物,于是誕生了不少關(guān)于動物的傳說故事,所以人們認(rèn)為每個動物都有各自象征的意義,雞在生活中幾乎隨處可見,以下來了解生肖雞的寓意和象征。
1、誠信守時
雞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守信,準(zhǔn)時。金雞報曉意味著天要亮了。比如說“雞叫了,天亮了,解放了”就是這樣一種遞進的象征意義。特別是對于古時候人民來說,雞守夜報曉的意義實在太重要。因為古時候的計時工具十分簡陋,而且雖然可計時,卻不能叫醒人。所以金雞報曉就是告訴人們天快亮了,應(yīng)該起床工作了。過去的人們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卻不能等到日出再起床,何況若是陰雨天便失去了觀察太陽以定時間的依據(jù)。而雞守信報曉是風(fēng)雨無阻的。所以可以說正是因為有黎明的打鳴報曉,人間才開始有了新的一天的煙火和生機。
2、勇敢善斗
這個意義是源自于斗雞。因為許多公雞喜歡搏斗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見到兩只公雞相遇,很可能有一場搏斗。為了觀賞精彩的'斗雞搏殺,人們飼養(yǎng)了專門的斗雞。還會舉辦斗雞比賽。斗雞活動在許多國家都盛行,寓意著勇敢,好斗,毫不示弱的戰(zhàn)斗精神。
3、平凡和柔弱
雞在生活中幾乎隨處可見,繁殖能力強,而且成活率高,對環(huán)境的要求低,幾乎什么地方都能夠飼養(yǎng)。俗話說,物以稀為貴,所以數(shù)量龐大的雞為人輕賤。而且雞作為飛禽,其飛行能力大大退化。遠(yuǎn)遠(yuǎn)不及飛鳥的自由,而在地上奔跑也不及其他家禽的迅速靈巧,所以雞具有平凡、大眾化和柔弱的象征意義。
4、辟邪、去災(zāi)、神明
世界各地都有用雞占卜的習(xí)俗,古人還常用雞驅(qū)邪和祭祀。殺雞驅(qū)邪一種巫術(shù),早在先秦時期,就有用雞和雞血驅(qū)邪的活動。古時候的人們認(rèn)為,雞跟雞血有驅(qū)邪和去災(zāi)禍的作用。古時候人們非??粗丶漓牖顒?,在眾多的祭祀動物中,雞就是其中之一。至今許多地區(qū)依然會用雞來祭祀祖先。
守信準(zhǔn)時
雞最顯著的象征意義是守信、準(zhǔn)時。雞守夜報曉,對于古人來說,其意義實在太大了。這是因為古代的計時工具非常簡陋,如漏壺雖可計時,卻不可能按時叫醒人們,睡夢中的人們不知道到了什么時間。這時金雞報曉,告訴人們天快亮了,應(yīng)該起床準(zhǔn)備勞作了。而且雞不管酷暑寒冬、風(fēng)霜雨雪,它都守信報曉,決不偷懶??梢哉f,正是因為有了雞的打鳴報曉,人間才開始新一天的煙火氣息。后來再進一步引伸,公雞報曉,象征著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即將到來。
平凡無私
雞象征著平凡和柔弱。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它的繁殖能力強,成活率高,對環(huán)境沒有什么特別的要求,無論何地都可以飼養(yǎng)。此外,雞很勤奮,整天奔走,四處覓食。所以說雞是平凡的、也是大眾的。其實,雞的這種平凡特性也是先人們自身生存狀況的折射。加上雞對于人類的無私奉獻,雞就得到先民的寵愛,被套上各種美麗而榮耀的花環(huán)。
勇敢
雞象征著勇敢善斗。這一意義起源于斗雞,即使是普通的公雞,兩只公雞相遇往往有一場搏斗;母雞為了它的后代也會拼命廝殺。雞的體型和力量雖然都很弱小,但在關(guān)鍵時刻卻敢于搏斗,可見雞具有勇敢的品質(zhì)。
辟邪化災(zāi)
古人認(rèn)為,雞和雞血具有驅(qū)鬼邪祛災(zāi)禍的作用。早在先秦時期,就有用雞和雞血驅(qū)邪的'活動。另外,古人對祭祀非常重視,在眾多的祭祀用犧牲中,雞就是其中之一。他們認(rèn)為雞具有神靈的意味,認(rèn)為雞是與先輩或神靈溝通的“通靈媒介”;因此常用雞進行各種祭祀活動。
吉祥
雞能預(yù)示吉祥。因為雞鳴能夠除黑暗而迎光芒,所以,古人相信雞是可以給人們帶來光明與吉祥的神鳥。雞在人們心目中是光明的使者、是吉祥的象征、是黑暗的克星、是邪惡的對頭。在這些傳說或故事里,雞或被神化、或被俗化,都具有意味深長的寓意。從中不僅可以看出先祖?zhèn)兊闹寝?,更能體會和感悟他們愿望與祈盼。在傳統(tǒng)文化里,雞因為與“吉”諧音,被人們賦予了吉祥的意義。自古以來,有雞鳴犬吠的地方就有人家、有煙火,而雄雞啼曙則作為吉祥之喻、光明之象、奮斗之聲。
清代思想家魏源有詩云:“少聞雞聲眠,老聽雞聲起。千古萬代人,消磨數(shù)聲里?!睆摹对娊?jīng)》中的“風(fēng)雨如晦,雞鳴不已”“雞既鳴矣,朝既盈矣”,再到毛澤東的“一唱雄雞天下白”,關(guān)于雞鳴的詠嘆綿延不絕,其聲日高。
生肖雞的核心民俗內(nèi)涵,大都和雞的習(xí)性與外形相關(guān),也即羽毛艷麗、公雞打鳴、母雞育雛、啄食毒蟲等。在雉科動物中,雞、雉、孔雀都有異常艷麗舒展的羽毛,因此雉科動物成為百鳥之王“鳳”的主要原型。民間也常把雞喚作“鳳”。
公雞打鳴是中國文化標(biāo)記時間的重要生活現(xiàn)象。雞鳴過后,日出東方,晝夜更替。雞成為光明、晨昏、時間的重要象征,并衍生出勤奮、秩序、責(zé)任的意涵。聞雞起舞、雞犬相聞、雞鳴戒旦等成語就源于“鳴禽”的生活文化。
雞在古代被稱為“德禽”。《韓詩外傳》歸納了雞的“文武勇仁信”五德,釋曰:戴冠為文、趾突為武、好斗為勇、呼食為仁、守時為信?!队拿麂洝份d,晉人宋處宗養(yǎng)一長鳴雞于窗前,雞開口和他談?wù)?,極富言智,處宗因此言巧大進。遂有“雞窗”代指書齋的典故。
雞勇斗的習(xí)性被飼主加以訓(xùn)練,遂形成斗雞的游藝活動。斗雞習(xí)俗在東亞、東南亞各地都很流行,歷史悠久。規(guī)范的'斗雞活動有游戲規(guī)則,在愛護雞的前提下欣賞斗雞的敏捷、勇武和英姿。斗雞為民眾喜愛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勇武之氣能感染人、激勵人。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