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這考試成績你自己好意思看嗎??。扛舯谕鯐躁栍媚_答都比你分高!”
“我怎么不好意思了,我怎么不好意思了,你就天天看王曉陽好,讓王曉陽給你當(dāng)兒子吧!”
說完這句話趙聰聰就沖出了家門,走的時候還“咣當(dāng)”一下把門摔上了。
“你看看他這是什么態(tài)度!翅膀硬了這是說都不能說了!”趙聰聰?shù)陌职治嬷乜谥表槡?,一看就是氣的不輕。
“你還說孩子,他都這么大了,你就不能跟孩子好好說話嗎?”趙聰聰?shù)膵寢尨┥弦路蕚涑鋈プ穬鹤印?/p>
爸爸一瞪眼:“你還埋怨我!他考那個成績我還不能說兩句,就你會管,你管吧以后我不管了!”
看著老婆也氣沖沖地摔門走而,聰聰爸重重的嘆了一口氣:“哎…”,每次孩子犯了錯只要他批評兩句,兩個人馬上就要嗆嗆起來,最后孩子的媽有加入演變?yōu)榧彝ゴ髴?zhàn)。
之后又像今天這樣離家出走,聰聰爸就奇怪了,這孩子小時候明明聽話懂事,怎么上了初中就這么不服管呢?難道真的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
趙聰聰一家的場景您看著眼熟嗎?其實在很多家庭里,這種“家庭大戰(zhàn)”真是家常便飯,家長永遠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孩子德智體美勞樣樣都好。
但是孩子呢,覺得吃飽玩好才是最重要的,有了空余時間,在寫作業(yè)和玩游戲中間永遠都會選擇玩游戲,當(dāng)爸媽的常常是恨鐵不成鋼,于是不堪入目的成績下來時,爸媽的吼聲也是一年比一年大。
一、批評孩子也要掌握技巧,“肥皂水效應(yīng)”平息“家庭大戰(zhàn)”
什么是肥皂水效應(yīng)呢?
這是美國前總統(tǒng)約翰·卡爾文·柯立芝提出的一種觀點:將批評夾在贊美中。這個觀點來源于在理發(fā)師給人刮胡子的時候要涂上肥皂水,這樣就不會痛了,后來人們將這種方法應(yīng)用到管理和教育當(dāng)中,效果十分明顯。
平時在我們批評孩子的時候,火氣一上來就不管不顧了,根本沒有想到孩子的感受。在我年幼時我的外婆常說一句話“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的殺傷力總是被容易被我們所忽視的。
尤其是在我們親近的人面前,家長越是愛孩子就越跟孩子著急,越著急就越恨鐵不成鋼,心理只想著孩子怎么就這么不爭氣,眼睛里看到的都是孩子的缺點,嘴里說的話也每一句都是刀子,刀刀都割在孩子心上。
張小果的媽媽是公認的“溺愛孩子”,但偏偏張小果也是公認的乖巧懂事學(xué)習(xí)好,這很多家長就問了,這孩子培養(yǎng)的這么優(yōu)秀,有什么技巧呢?
原來啊,張小果的媽媽從來不跟孩子紅臉或喊叫,有一次張小果為了跟同學(xué)出去玩,跟補習(xí)班的老師撒了個謊說生病了,結(jié)果補習(xí)老師的電話打到了家里,小果媽媽才知道女兒逃了課。
張小果回到家心里也有些忐忑,不知道媽媽發(fā)現(xiàn)了沒有,沒想到媽媽從屋里出來笑著的說道:“張小果,我發(fā)現(xiàn)你現(xiàn)在很機靈嘛,你們老師說你在電話里都咳嗽了,媽之前都沒發(fā)現(xiàn)你居然還有表演天賦?!?/p>
聽媽媽這么說,張小果反而有點不好意思了,她最近學(xué)習(xí)壓力有大,但是在初三關(guān)鍵期,也不敢跟媽媽說,就想到了這種方式。
她紅著臉說:“媽對不起,我不該逃課的,以后我再也不這樣了”。媽媽摸摸她的頭說:“沒關(guān)系,媽沒生氣,但是以后可不能撒謊了哦,你要是覺得累了就跟媽媽商量,媽媽都能理解,但是撒謊是不好的行為對嗎?”
張小果內(nèi)疚的點點頭,從此以后再也沒有逃過課,而且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重點高中。
二、“肥皂水”式批評,有哪些好處?
家長都覺得,孩子年齡小打打罵罵的孩子也不會放在心上,其實不然。
家長總是打罵孩子,會讓孩子產(chǎn)生一種挫敗感,覺得自己不夠好,做什么都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時間長了孩子就成了自暴自棄的“滾刀肉”,隨便你打你罵吧,反正我就這樣了。
但是通過張小果母女的故事,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個嚴重的撒謊逃課問題,原來也可以用幽默溫和的方式化解,如果同樣的情況發(fā)生在開頭的趙聰聰家,那恐怕又避免不了一場“戰(zhàn)爭”了。
1、“肥皂水”式批評教會孩子反省
其實孩子們畢竟是小孩,他們在犯了錯誤或者考試沒考好的時候,其實也是傷心難過的。
在這種時候,家長劈頭蓋臉的給孩子罵一頓,孩子的想法就會從“這次是我做的不好”轉(zhuǎn)變?yōu)椤疤焯炝R我,我能做好才怪”,他們還沒來得及反省自己,情緒就已經(jīng)被家長帶跑偏了。
但是像張果果媽媽的這種方式,表面上看她并沒有批評孩子,甚至還開了一句小玩笑。
但正是媽媽這種態(tài)度,讓小果意識到媽媽已經(jīng)知道自己做錯事了,但是沒有批評我,只是用幽默的方法提醒我,媽媽這么用心良苦那我下次一定要改正,不能讓媽媽失望。
你看,這就是語言的力量,好好的話要好好說才能起到好效果,但是最終要的還是改變孩子的思維方式,自我成長才是最好的成長。
2、“肥皂水”式批評給孩子留面子
孩子跟大人一樣,都是要面子的,即使是家長也不能無視孩子的尊嚴,尤其是有一些家長,自己文化素質(zhì)不夠,還不自覺,罵孩子的時候什么話都往外蹦,根本不經(jīng)大腦。殊不知孩子聽到這些批評甚至是辱罵的時候會受到多大的傷害!
家長給孩子留面子,孩子也會給家長留面子,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相互尊重。我們常說培養(yǎng)孩子的情商,什么是情商?
跟智商不同,情商大部分原因都是后天因素,所謂情商高就是會說話,家長每天直來直去橫沖直撞的,孩子當(dāng)然也是直腸子,有什么說什么,得罪人而不自知。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也要想想,怎么說話才能讓孩子容易接受,畢竟批評的根本目的不是泄憤,而是讓孩子變得更好。
三、家長做到這三點,才算批評有道。
·心平氣和,好好說話
心平氣和,看起來不難,其實沒幾個人做得到。但是可以教大家一個方法,把你的火氣轉(zhuǎn)變?yōu)閲烂C甚至嚴厲,如果你覺得孩子的錯誤非常嚴重,已經(jīng)觸及到了原則,那你可以用嚴肅的方式告訴孩子這件事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
你要說清楚這么做為什么不對,要教孩子下次遇到相似的情況要怎么解決,這就是好好說話,千萬不要嘶聲力竭的給孩子一頓罵,到時候你是解氣了,但是孩子根本不知道錯在哪兒,下次遇到一樣的問題還是不得其法。
·用幽默化解孩子的尷尬
網(wǎng)絡(luò)上常說一句話:“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為什么萬里挑一?因為有趣的靈魂,往往也有一個有趣的家庭。
在孩子犯了撒謊這種有道德性質(zhì)的問題時,自己是會有自責(zé)感甚至恥辱感的,如果家長直接上來就戳穿說“好啊你現(xiàn)在,都學(xué)會撒謊了,長大還了得,不得去詐騙!”
這種話一說出來,孩子會馬上覺得無地自容,還會認為家長有點小題大做,叛逆的孩子一聽就會想“行啊,這可是你說的,以后我就去詐騙給你看看”。
所以應(yīng)對孩子的錯誤要注意方式方法。像果果媽媽一樣,一句輕松的“沒想到你還有點表演天賦”,就完美的化解了孩子尷尬的處境,也讓孩子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以身作則才有批評孩子的資格
有的家長聽見孩子說了臟話,抓過孩子就是一頓暴揍,卻沒發(fā)現(xiàn)自己在罵孩子的時候,臟言臟語的詞匯量比誰都豐富。
我們總說孩子大了不服管了,孩子為什么不服?如果我們做家長做老師的,能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孩子自然會服,甚至?xí)绨菸覀儭?/p>
以德服人不是一個響亮的口號,如果我們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都做不到,我們還有什么資格去要求孩子呢。所以要想讓孩子德智體美樣樣行,那我們自己就先做一個有責(zé)任感的大人吧!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