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期兒童怎么教育最好,孩子猶如一張白紙,長大成材全靠父母的細心教育和培養(yǎng),不但可以讓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也能建立親密的親子關(guān)系,下面來看看幼兒期兒童怎么教育最好。
1、讓孩子獲得最初的安全感。當孩子降臨到這個世界上,除了吃飽穿暖,心理上的需求也要被滿足。而這一點,父母的作用尤為重要。在嬰兒期,如果家長能夠每一次都積極地回應孩子,多給他們一些擁抱和愛撫,這樣的孩子會有良好的安全感,對于他們的人格建立,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2、增強親子感情。即便父母和孩子有血緣這個天然的紐帶,但是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缺少陪伴和互動,那么親子之間的感情也會逐漸地淡漠。
父母的態(tài)度以及行為方式,會影響到孩子對父母的態(tài)度以及行為。如果家長可以積極地跟孩子互動,對孩子多一些關(guān)懷和溫暖,那么孩子也愿意同樣的去回應家長,這樣有利于增強親子之間的感情。
3、影響到孩子以后的人際交往。不要覺得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當中讓他吃飽穿暖、有學上、有玩具玩,就是合格的家長了。這些物質(zhì)的給予,無法彌補孩子的精神需求。
很多家長會借口自己忙沒有時間,不懂得如何跟孩子互動,所以就“假裝陪伴”孩子。其實,高質(zhì)量的陪伴,并不需要太多的時間和技巧,哪怕是家長不在孩子身邊,也同樣可以做到。
4、會讓孩子更有擔當和責任感。做父母的就更應放手讓他自己活動,積極鼓勵他,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克服困難的能力。而對于天性活潑、好表現(xiàn)自己的孩子,也要多指點,多約束,給他創(chuàng)造“逆境”,多設(shè)障礙,以磨煉孩子勇于擔當?shù)钠焚|(zhì)。
一、學會跟孩子溝通
這是正確教育孩子的前提條件。不善于跟孩子溝通,孩子的真實情況和內(nèi)心感受你就無法得知,教育便無從談起。好的溝通方式,不僅可以化解父母跟孩子之間的尷尬與矛盾,也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孩子成績考差了,父母眼睛一瞪,將卷子一扔,就大吼一聲:"說,怎么回事?"孩子被老師批評了,哭喪著臉回家,父母冷嘲熱諷,說:"誰要你惹老師生氣呢?你還有臉哭?"
以上都不是好的溝通方式,理想的溝通方式是要感知孩子對這件事情的認知和內(nèi)心感受,再根據(jù)實際情況正確地加以引導,從而在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不是激化矛盾,使問題更加難以解決。
二、適時的鼓勵和贊美孩子
來自家長的鼓勵和贊美,是孩子自信的最初來源和原始動力。孩子成績進步了,家長鼓勵他更上一層樓;孩子繪畫比賽得獎了,家長贊美孩子有繪畫天分,這些都是應該且合理的.。但切不可捧殺孩子,一味地鼓勵和贊美,會使孩子無法認清自己,更經(jīng)不起任何失敗的挫折,所以適時的鼓勵和贊美孩子才是最好的。
三、獎懲分明,樹立威信
獎罰分明,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競爭意識,也會樹立家長的威信,從而更好地教育孩子。孩子成績進步很大,可以帶她去一次游樂園,或者買一件他喜歡的玩具;孩子在學校不聽話,可以罰他拖地或者洗碗,還可以不容許他晚上看電視。
但請各位家長朋友們記住,一定要說到做到,不打任何折扣,這樣才會達到理想的效果,切不可承諾你們根本做不到的事情,更不可輕易承諾,一旦答應了,就一定要做到。
四、 不唯成績論,但看重成績
這兩者之間并不矛盾。孩子以學習為主,但學習不是他們的全部,成績重要,但不是全部。好的教育觀是培養(yǎng)孩子獨立完整的人格和進取精神。若家長太重視成績,忽視了其他所有,孩子很難養(yǎng)成獨立且完整的人格;若家長對孩子采取放養(yǎng)式的態(tài)度,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漠不關(guān)心,孩子便會喪失積極的進取精神。
一、和孩子做朋友,不采取過激行為
正確地教育孩子就要放下姿態(tài),主動和孩子做朋友,而不是一直表現(xiàn)得高高在上。家長要經(jīng)常與孩子進行深入、親密的交談,傳遞出自己對孩子的愛。
此外,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們要首先平復自己的情緒,切忌對孩子采取過激行為,不論青紅皂白先來一陣棍棒教育,而是要心平氣和地幫助孩子分析、解決問題。
粗暴地對待孩子不僅無法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加以改正,還會讓他們內(nèi)心留下陰影,性格也變得偏激。
二、多給孩子一些陪伴
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父母的愛和陪伴,只有在爸爸媽媽的精心教導和陪伴下,孩子才能受到更好的教育、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可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父母迫于生活的壓力,不得不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過來幫忙看孩子或者直接將孩子留在老家。
這樣的話,父母無法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會對他的成長造成不良影響。
因此,父母要更加用心地對待孩子,平時多和他們溝通、交流或者多視頻、打電話,及時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情況,讓他們感受到即便爸爸媽媽不在身邊,也依然在關(guān)心和愛著自己。
三、家長要做好榜樣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言一行都會給孩子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有很多書香世家就是如此,父母素質(zhì)高、德行好,孩子自然而然也很有教養(yǎng)。
相反,如果在一個烏煙瘴氣的家庭環(huán)境中長大,孩子也很難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學會尊重孩子
孩子雖然要依附于父母成長,但他們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別人的尊重,比如:
尊重孩子的興趣——興趣是不斷激發(fā)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內(nèi)在動力,當孩子表現(xiàn)出對于某一方面的興趣時,家長切忌扼殺,而是要進行鼓勵,讓興趣助力孩子學會一項新技能;
尊重孩子的人格——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也不要過度責罵,而是要幫助他意識到錯誤,并指導他們進行改正,避免下次再犯;
尊重孩子的意見——當家庭中需要作出重要決定時,別忘了問問孩子的意見,尤其是關(guān)系到他們身的決定。這樣,孩子才能感覺到被尊重,以后也能成長得更加自信和優(yōu)秀。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