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海經里的蝎子叫萬古毒蝎。
山海經里的蝎子叫萬古毒蝎。
《西游記》里面,能夠達到“妖圣”級別的妖怪僅有三位。一位是九靈元圣,一位是盤絲大仙,另一位是萬古毒蝎。
蝎子精長得非常漂亮,《西游記》原著說她錦繡嬌容,金珠美貌,美若西施還裊娜。捉住唐僧之后,蝎子精沒想吃掉唐僧,而是想跟他成親過日子。
孫悟空去救唐僧時,聯(lián)手豬八戒,兩人都打不贏蝎子精一個。蝎子精的武藝,恐怕猶在二郎神之上。此外,蝎子精的“倒馬毒”
破得了孫悟空的鋼筋鐵骨,觀音菩薩都不敢貿然靠近。就這這么BUG的妖圣萬古毒蝎,后來敗給了卯日星君。卯日星君的原型是一只公雞,這就是一物降一物。
史書是記載各個朝代歷史的書籍,距我們越近的朝代,史書也是越多的,而上古時期距離我們已有萬年之久,記錄上古時期的史書也很少很少。《山海經》雖然僅有三萬多字,卻描繪了上古時期千奇百怪、令人神往的`一個世界。
《山海經》除了各種神奇的故事讓人著迷,其中的上古神獸也很令人驚奇,根據史學家的研究和眾多學者的繪畫,可根據西方傳進來的十二星座的性格和月份,對應《山海經》中的十二神獸,每一個星座都不簡單。
(一)蝎子的外部特征
1、蝎子的外形
東亞鉗蝎的成蝎一般體長4~.6厘米(雌蝎約長5.2厘米,雄蝎約長4.8厘米),軀干的背面,尾的末節(jié)和毒針的末端成灰褐色和紫褐色,其余部分均為黃橙色。
軀體分為頭胸部、前腹部、后腹部三部分。頭胸部和前腹部統(tǒng)稱為軀干部,成扁平長橢圓形,后腹部成尾狀,俗稱尾巴,實際上它并不是尾巴,因為尾巴里面是沒有消化道的。整個體形似琵琶。
2、雌雄蝎子的區(qū)別
蝎子雌雄異體,成蝎的兩性差別較為明顯,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體長體寬不同。雄蝎體長4~4.5厘米,體寬0.7~1厘米;雄蝎體長5~6厘米,體寬1~1.5厘米。
(2)、角須的鉗不同。雄蝎角須的鉗比較粗短,雌蝎角許的鉗比較細長。
(3)、軀干寬度和后腹部寬度的比例不同。雄蝎上述比例之比不到2,二雌蝎比例則超過2.5。
(4)、胸板下邊的寬度不同。雄蝎的胸板下邊較窄,雌蝎的胸板下邊較寬。
(二)蝎子的生活習性
人工養(yǎng)蝎必須創(chuàng)造適宜蝎子生存和生長發(fā)育的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因而應該對蝎子的生活習性有深入的了解和全面的認識。
1、棲息的環(huán)境
蝎子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常潛伏在碎石、土穴、縫隙之間。它喜歡安靜,清潔、溫暖的`環(huán)境,對聲音呈負趨性,輕微的音響能使蝎子驚慌逃竄。蝎子喜歡清潔,遇到農藥、化肥、生石灰等有刺激性的異味,會遠遠避開。
2、活動規(guī)律
蝎子在常溫下有冬眠習性,在立冬前后入蜇,翌年清明前后出蜇,全年蜇伏期在六個月左右。蝎子冬眠時,大多成堆潛伏于窩穴內,縮攏附肢,尾部上卷,不吃不動。
生長期蝎子晝伏夜出,白天躲在石下或縫隙中,極少出來活動,一般在黃昏出來活動,凌晨2~3點返回窩穴內棲息。.
3、捕食習性
蝎子為肉食性動物,主要捕食蜘蛛、蚴蜒和蚊類、蠅類多種昆蟲。
蝎子喜歡吃的昆蟲有如下特點:鮮活,體軟多汁、大小適中、含豐富蛋白質和脂肪,無特殊氣味。
蝎子視力很差,基本上沒有搜尋、跟蹤、追捕以及遠距離發(fā)現(xiàn)目標的能力。它主要以感知周圍小昆蟲活動時引起的空氣震動來發(fā)現(xiàn)目標,因此它對行動非常敏捷的舍蠅有較強的捕食能力,相對的對行動比較遲緩的鼠婦來說,它的捕食能力就相對較差。
蝎子較低的捕食能力養(yǎng)成了蝎子耐饑餓和食量大的習性,在有水分和風化土的情況下,蝎子不吃不喝也能存活8~9個月。饑餓的蝎子一次可以吃掉與其體重差不多的食物。
第一是蝎尾獅,它屬于希臘神話,但最早的記載來自于古波斯,傳說它擁有獅身人面,上下顎各有三排牙齒,尾巴像蝎子一樣長,還有致命的毒刺,而且這些毒刺可以朝何方向發(fā)射攻擊。
它的喉嚨可以發(fā)出笛子和喇叭的聲音,蝎尾獅通常有兩種形象,一種是長翅膀,一種是不長翅膀,這和《山海經》中的窮奇非常相似,窮奇也是兩種形象,在《西山經》記載的窮奇不長翅膀。
窮奇
窮奇外貌像牛,長著刺猬一樣的毛發(fā),聲音像狗喜歡吃人,而在《海內北經》中記載的窮奇長有翅膀,而且外貌像老虎,長有一雙翅膀喜歡吃人,一般會從人的頭部開始進食。
第二是半人馬,它是希臘神話中一種半人半馬的怪物,他們的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馬,半人馬還是西方人馬座的形象標志,這種馬身人面的生物,在《山海經》中非常多。
在《北山經》記載從太行山到無逢山總計46座山,其中有20位山神都是馬身人面的形象。
半人馬
第三是哈耳庇厄,它是希臘神話中一種人面鷹身的怪物,它負責將死人送到哈迪斯面前,人面鳥身的形象在《山海經》中也非常多,比如《大荒北經》記載“東方句芒,鳥身人面,乘兩蛇”,
看到這里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兩個相隔數千里之遠的`文明中,竟然會出現(xiàn)同樣的怪物,這難道真的只是一種巧合嗎?小編覺得出現(xiàn)這種情況有兩種可能。
哈耳庇厄
一種是人類非洲起源說,就是目前地球上所有的人類,都是從非洲大陸遷移而來,因為最早的祖先都生活在一起,所以神話傳說就會類似,只不過在一代代口口相傳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神話體系。
另一種可能是無論西方還是東方,早期的先民都有把怪獸想象成半人半獸的喜好,然后再結合身邊能看到的老虎、獅子、鳥、馬、牛之類進行合理的想象加工,因此形成了彼此類似的形象。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