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破銅錢草功能主治
野生破銅錢草功能主治,破銅錢草是農(nóng)村在田地里經(jīng)常能見到的一種植物,很多人以為這是雜草沒(méi)有在意,但其實(shí)也是中草藥的一種,下面和大家分享野生破銅錢草功能主治的.內(nèi)容。
主治功效:可用在肝炎、肝硬化腹水、黃疸、性腎炎、帶狀皰疹、膽石癥、膽囊炎、丹毒、濕疹、黃疸等疾病。
性味與藥效:破銅錢草味辛,性溫或平。具有清熱化濕,止咳化痰,消炎除石等功用。用量 10~ 20克。
功效與作用
(1)治肝炎:江西金錢草、茵陳蒿、小本鹽酸草各 30克水煎服用或江西金錢草、夜香牛、雞骨草、咸豐草各 35克水煎服用。
(2)治黃疸:白毛天胡荽、陳佛手爪各 30克,茵陳蒿 15克,地耳草、雞眼草、五根草各 12克,水煎調(diào)白糖服用,或破銅錢草、苦參、車前草、龍膽草、黃梔子各 12克水煎服用。
(3)治晚期肝炎、肝硬化腹水:江西金錢草、排錢草各 40克,地耳草 35克水煎服用或破銅錢草、穿破石各 20克,地耳草、五指毛桃 15克,葫蘆茶 12克,水煎服用。
(4)治急性腎炎:江西金錢草、野菊花、積雪草各 40克水煎服用或破銅錢、連錢草、地稔、路邊菊、海金沙各 35克水煎服用。
(5)治膽結(jié)石、膽囊炎:江西金錢草、馬蹄金各 40克水煎服用或白毛天胡荽、廣金錢草各 30克水煎服用。
(6)治帶狀皰疹:鮮江西金錢草 200克,切碎,加高梁酒 120 cc浸七天,再搗爛取汁,加雄黃 6克,每次反覆涂藥 5~ 12分鐘涂一次。
(7)濕疹、丹毒:江西金錢草、石荽、尾葉山柑枝芽各 35克,大風(fēng)子 20克搗爛加烏醋調(diào)擦患處。
以上就是對(duì)破銅錢草的功效與作用的相關(guān)介紹了,希望大家對(duì)破銅錢草有更多的了解。
這種草大家常見,它叫破銅錢草又名:天胡萎、地光錢草、遍地錦、變地錦、滿天星、圓葉止血草、滴滴金。多年生草本,可作全草入藥。
喜生在濕潤(rùn)的路旁、草地、河溝邊、湖灘、溪谷及山地。
破銅錢草藥用1:清熱解毒,宣肺止咳、利濕去濁、利尿通淋。主治小兒胎熱,喉痛,目翳,黃疸,赤白痢,疔瘡,跌打瘀腫等功效。
破銅錢還是一種中醫(yī)上常用的中草藥,它可全草入藥,有清熱、利尿、消腫、解毒,治黃疸、赤白痢疾、喉腫及跌打瘀傷等功效。除此之外,破銅錢還可以治肝炎、腎炎、肝火頭痛、火眼、百日咳等。用法:把破銅錢曬干,然后用來(lái)熬水服用即可。
2.食用:植株有特殊香味,全棵植物都可以吃,蔓芽葉可炒食或用來(lái)做湯菜或涼拌,或加鹽腌漬成醬菜。屬無(wú)公害保健綠色型野香菜。
破銅錢草是農(nóng)村常見的一種草,只是經(jīng)常被大家忽視,現(xiàn)在了解了,以后見了就珍惜吧!
破銅錢草的種植和炮制
來(lái)源
本品為雙子葉植物傘形科Umbelliferae 積雪草 Centella asiatica (L.) Urban 的干燥全草或帶根全草。
性味
味苦;辛;性寒
性狀
干燥全草多皺縮成團(tuán),根圓柱形,長(zhǎng)3~4.5cm,直徑1~1.5mm,淡黃色或灰黃色,有紋皺紋。莖細(xì)長(zhǎng)、彎曲、淡黃色、在節(jié)處有明顯的細(xì)根殘跡或殘留的細(xì)根、葉多皺縮破碎,灰綠色,完整的葉圓形或腎形,直徑2~6cm,邊緣有鈍齒,下面有細(xì)毛;葉柄長(zhǎng)1.5~7cm,常扭曲,基部具膜質(zhì)葉鞘。氣特異,葉 淡微辛。
破銅錢草的效果
功效
本品為雙子葉植物傘形科積雪草的干燥全草或帶根全草。 主治痧氣腹痛,暑瀉,痢疾,濕熱黃疸,砂淋,血淋,吐、衄、咳血,目赤,喉腫,風(fēng)疹,疥癬,疔癰腫毒,跌打損傷。
經(jīng)脈
歸肺經(jīng),脾經(jīng),腎經(jīng),膀胱經(jīng)
主治
清熱利濕,消腫解毒。治痧氣腹痛,暑瀉,痢疾,濕熱黃疸,砂淋,血淋,吐、衄、咳血,目赤,喉腫,風(fēng)疹,疥癬,疔癰腫毒,跌打損傷。
①《本經(jīng)》:主大熱,惡瘡,癰疽,浸淫,赤熛,皮膚赤,身熱。
②《藥性論》:治瘰疬鼠漏,寒熱時(shí)節(jié)來(lái)往。
③《唐本草》:搗敷熱腫丹毒。
④《日華子本草》:以鹽挪貼,消腫毒并風(fēng)疹疥癬。
⑤《滇南本草》:治子午潮熱,眩暈,怕冷,肢體酸困,飲食無(wú)味,男婦童疳,虛勞發(fā)熱不退者用之,利小便,水牛肉為引。
⑥《綱目》:研汁點(diǎn)暴赤眼。
⑦《本草求原》:除熱毒,治白濁,浸疳瘡,理小腸氣。
⑧《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利水和脾。治水瀉及赤白痢。
⑨《陸川本草》:解毒,瀉火,利小便。治熱性病,頭痛,身熱,口渴,小便黃赤。
⑩《四川中藥志》:祛風(fēng)散寒。治肺熱咳嗽,消癭瘤,涂癰瘡腫毒,消食積飽脹。
⑾《閩東本草》:治暑熱痧氣,腹痛腹脹。
⑿《廣東中藥》Ⅱ:清暑熱,去濕熱。治肝腫大,肋膜炎,雙單喉蛾,防治麻疹,并解鉤吻中毒。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鮮者15~30g);或搗汁。
外用:適量,搗敷或絞汁涂。
注意禁忌
《植物名實(shí)圖考》:虛寒者不宜。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