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敵害是魚類、雜蛙類和水生無脊椎動物。
牛蛙的天敵眾多,在他們生長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天敵:
卵期的敵害:
魚類、雜蛙類和水生無脊椎動物。這些水生生物最優(yōu)質的飼料便是牛蛙的卵期,如果是混亂養(yǎng)殖一直注意它們之間的天敵關系,防止牛蛙苗的破壞,導致后期牛蛙的`發(fā)育生長。
蝌蚪期的天敵:
蛙期的常見敵主要有各種魚、龜、鳥類螞蟥和水生昆蟲。其中以水生昆蟲發(fā)生量大,常常隨灌水或投放水草、天然餌料等進入養(yǎng)殖池,對蝌蚪的為害極大。
最常見的有龍虱、水龜蟲、負子蝽、劃蝽、蜻蜓等。龍虱俗稱水蜈蚣,成、幼蟲均捕食蝌蚪,食量大,1頭幼蟲一晝夜可傷害20-30尾蝌蚪;水龜蟲俗稱牙蟲
它們與劃蝽均屬于半翅目昆蟲,多以若蟲、成蟲的刺吸式口器刺入蝌蚪體內(nèi),吸吮牛蛙蝌蚪體液;蜻蜓的幼蟲又稱水蠆,常從腹部咬死蝌蚪。
牛蛙在蛙期的天敵:
在野外放養(yǎng)時,天然敵害較多,幼蛙和成蛙的主要敵害是多種脊椎動物。常見的有烏魚等肉食性魚類、蛇類、龜鱉類、鼠類、水獺、黃鼠狼以及野鴨等飛禽。一些大型的蛙類也可捕食牛蛙的幼蛙。在庭院建池養(yǎng)殖時,則以蛇類、鼠類對蛙的危害最大。
事實上這貨的野外生存能力是非常強的,它們并不像其他的蛙類一樣以昆蟲為食。美洲牛蛙獵殺的對象主要是水中的魚類以及一些無脊椎動物。
成年的美洲牛蛙獵殺水鳥、老鼠以及龜類等也不在話下,小小的昆蟲根本不入它們的法眼。甚至遇到其他的蛙類,美洲牛蛙也會狠下毒手,在攻擊性上它們比非洲牛蛙可要強多了。故而美洲牛蛙又有“蛙界暴龍”的美譽。
另外美洲牛蛙雖然本身無毒,但它們的機體卻可以抵抗許多毒素,所以它們并不是專挑無毒的軟柿子捏,只要體型合適,即便是有毒的蛇類它們也會盡力品嘗。
當然面對天敵,他們不會坐以待斃,它們也會反擊,也可將天敵捕殺。
1、卵期的天敵
牛蛙在卵期時就有天敵,那就是水生的魚、蛙等生物。尤其是劍水蚤,更是牛蛙卵期的最大天敵,
2、蝌蚪期的天敵
當牛蛙生長成為蝌蚪的時候,那么天敵也有不少,如各類魚、龜、甚至是鳥類等。在這里,水生的`昆蟲對其危害是最大的。
3、蛙期的天敵
當牛蛙長成為蛙的時候,也是有天敵的,由于剛成為蛙的時候,它們體型還比較小,所以一些蛇、龜鱉、甚至是鼠都會將它們作為食物來吃。
總之,牛蛙的天敵還真不少,能夠長成大體型牛蛙也實屬是不易的。對于養(yǎng)殖戶而言,要加倍小心牛蛙的天敵,因為這很有可能會讓自己血本無歸。
兇猛的非洲牛蛙,有沒有天敵?
非洲牛蛙雖然兇猛強悍,但是受制于體型,它也僅僅是能在小型動物中橫行霸道,一旦遇到了大型動物就會歇菜,而且非洲牛蛙與其他蛙類一樣,都要經(jīng)過卵、蝌蚪、成體的發(fā)育階段,所以在每一個階段,它的天敵都有所不同。
首先是卵期。大多數(shù)的蛙類產(chǎn)卵后就會離開,讓卵自行的孵化,但是非洲牛蛙不同,它們的“父親”(雄蛙)會在卵的周圍負責保護自己的后代。這樣一些小型的動物就不敢靠近了。
但是,這并不能確保卵萬無一失,因為在水中還有更小的,不易被發(fā)現(xiàn)的生物會危害蛙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劍水蚤了。劍水蚤是劍水蚤科下所有蜉蝣生物的統(tǒng)稱
在非洲的水域中,劍水蚤也是非常常見的,它們體長通常只有1毫米左右,會神不知鬼不覺的接近蛙卵。而且作為一種肉食性的生物,它們主要就以蛙卵和魚卵為食。所以,卵期的'非洲牛蛙最大的天敵就是劍水蚤。
其次是蝌蚪期。雖然非洲牛蛙的父親是負責任的,但是它也只待到卵全部孵化后就會離開,剩下的旅程就由蝌蚪們自己來度過了。此時,它們的天敵會增加到極致,這就是非洲牛蛙一次產(chǎn)2000-3000枚卵,還無法泛濫的原因。
在蝌蚪期,非洲牛蛙的天敵主要以魚類、龜鱉類、鳥類以及水生的肉食昆蟲(比如水龜蟲、水蠆等等)為主,甚至與一些剛剛退化完四肢的牛蛙也會被這些兇猛的生物吃掉。這些動物要消耗掉約90%以上的蝌蚪,只有10%左右能夠正常地長大。
最后是成年期。成年后非洲牛蛙的天敵就非常少了,因為大型動物看不上,小型動物打不過,此時,它的生態(tài)位開始提高,甚至會吃掉許多小型的動物。
此時的它們,嚴格意義上說是沒有天敵的,因為在非洲,除了人會捕捉非洲牛蛙用來賣以外,幾乎沒有動物是專門以非洲牛蛙為食的。當然,像獅子、花豹等食肉動物想要捕殺它們還是比較簡單的,不過我們不能將它們定義為非洲牛蛙的天敵。
總結
非洲牛蛙是世界上體型第二大的蛙類,僅次于同樣生活在非洲的非洲巨蛙,不過,相比較而言,非洲牛蛙要比巨蛙的名聲響亮,一方面是因為非洲牛蛙的分布更快,一方面是它的兇猛程度更甚。
作為一種蛙類,非洲牛蛙不但在獅子面前叫囂,在毒蛇面前更是能夠完成“反殺”。
從天敵的角度上看,非洲牛蛙成年后沒有天敵,但是在卵和蝌蚪期都是有天敵的,這些天敵主要以水生肉食昆蟲、大型魚類、龜鱉類等肉食性的動物為主。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