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更應該接受教育嗎,對女性來說,受到教育的女性會更自信,也更有主見,不會依賴任何一個人活著。所以女性受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對女性自己,還是社會。下面是女孩子更應該接受教育嗎的內容!
人只有讀了書,腦瓜才會開竅,開了竅才會有見識,有見識才會有本事。
有本事的人沒有誰敢欺負。
自稱忙碌的我,其實也是追劇一族,70多集的《那年花開月正圓》被我一集一集地追下來了,除了學到了很多生意經(jīng),周瑩的人格魅力也讓我傾倒。
也許,我和她屬于同類,都是野路子的江湖派,不走尋常路。
但真正震撼我的,是她開辦女子學堂,以及在開學典禮上的一番話。
1
聽聞周瑩要開辦女子學堂,一向克己復禮的趙白石被驚到了,于是跑去問周瑩。周瑩說了這樣一番話:
讓女孩子接受教育,其實是比男孩受教育更重要。 一個男孩有知識有見地,那不過是他一人得利。而女孩都會成為母親,成為一個家庭的主心骨,那她一人的知識和見地,那就是全家之福,甚至是全民族之福。
這一番話,把趙白石說得目瞪口呆,無言以對。這個無論是學業(yè)還是為官都表現(xiàn)優(yōu)異的男人,在學院派男人,在江湖派的'周瑩面前,甘拜下風。
因為,周瑩的話說得太有道理了,她自己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僅僅只是學了一點生意經(jīng),就支撐起了整個吳家,解決了很多人的就業(yè)問題,提高了涇陽縣乃至整個陜西省的GDP,為經(jīng)濟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自己都覺得好官方。)
有錢好辦事,女子學堂如期開學,周瑩在開學典禮上丟開了為她準備的發(fā)言稿,說起了心里話。
“只有女孩子讀了書,國家才有救?!边@句話是沈星移說的,辦女子學堂也是他的主意。周瑩不太懂這樣的大道理,但她用自己的方式說清楚了女孩為什么要受教育。
有本事的人沒有誰敢欺負。男人是這樣,女人也是這樣,國家更是這樣。
曾經(jīng),沒本事的周瑩被打,被沉塘,被冤枉入獄;后來,有本事的周瑩讓各方面的能人對她服服帖帖,而且打動了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
2
“養(yǎng)兒不教如養(yǎng)驢,養(yǎng)女不教如養(yǎng)豬?!边@是《增廣賢文》上的一句話,意思是說:生兒子不讓他接受教育,就像養(yǎng)了一頭驢,未來就是做苦工的命;生女兒不讓她受教育,就像養(yǎng)了一頭豬,將來就是生育工具。
生育工具,周瑩曾經(jīng)也面臨這樣的命運。
在沈家,因為沈星移喜歡她,沈母準備提升她為通房丫頭。
看起來,這是天大的恩賜,也是那個年代底層女孩最好的晉升途徑,是多少女孩夢寐以求的,但周瑩果斷拒絕了。
因為她志不在此!
她志在何方?她不知道,但她至少知道,這不是她想要的。
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時,至少應該知道不想要什么,并對它說“不”。
迷茫時的隨意選擇,將給自己帶來無窮的后患;說“不”,未來還有無限可能。
因為說“不”,周瑩才會離開沈家,遇到吳聘,學會經(jīng)商,一步步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3
女孩子讀那么多書干什么?
這句話我聽了很多年。
我進入初中那一年,“跑廣”風刮到了我的家鄉(xiāng),(跑廣,指無技能的女孩南下廣州,表面上是打工妹,暗地里也許從事一些不可告人的工作。)女孩們紛紛輟學,去那個據(jù)說遍地是黃金的地方賺錢養(yǎng)家,我的艱難求學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貧窮是主旋律,交不起學費成為輟學的主因,何況還有一條生財之道,誰能不動心?
我不動心,因為我內心很堅定:我要讀書。
我知道,唯有讀書,才能改變我的命運。
因為這份堅定,我必須與父母對抗,與親友對抗,與流言蜚語對抗,與冷嘲熱諷對抗。
但我贏了,我堅持讀到了高中畢業(yè),成了當?shù)嘏⒅猩儆械母咧挟厴I(yè)生。
女孩子讀那么多書干什么?遲早是要嫁人的。
傳統(tǒng)的觀念認為,嫁人生孩子是不需要知識的。但是,如果沒有知識,和豬又有什么區(qū)別?母豬的一生就是配種下仔,為主人創(chuàng)造財富;女孩的一生就是嫁人生孩子,為男人傳宗接代,區(qū)別在哪里?
因為讀書,我的世界被一點點打開,知道了人生有若干種可能,知道了嫁人應該有自己的選擇,知道了生子之外還有育兒。
同樣是嫁人生子,因為接受了教育,理解全然不同了,處理方式也有天壤之別。
至少,在發(fā)現(xiàn)婚姻出現(xiàn)不可調和的矛盾時,我懂得及時止損;至少,在生孩子這件事上,我始終維護著我的權益,不讓他人來決定我的命運;至少在育兒上,我知道要去尋求方法,因材施教,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女孩要富養(yǎng),但富養(yǎng)的是精神。只有精神上富足了,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才能擔當教育孩子的重任。
女性接受教育到底能改變什么?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過條件一般的家庭會讓男孩繼續(xù)讀書,而女孩子放棄讀書或打工支撐家庭或嫁人換取彩禮;
上大學時,我的同學是她們村第一個大學生,而且她獲得了國外女性教育基金的支持才能繼續(xù)讀書;大學畢業(yè)時,我們都曾苦哈哈的賺著一月兩三千的薪水,朋友說弟媳19歲已經(jīng)是孩子母親了,什么都不用干,在家就是網(wǎng)上購物和躺平,突然覺得賺錢好不容易啊。
可是過了這么多年,再回頭看,每個人的人生軌跡似乎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很多放棄學業(yè)的女性要么草草嫁人要么圍困于家庭;
很多過早結婚生了孩子的女性被周圍人勸說永遠留在鄉(xiāng)下,不去縣城不去大城市,因為花花世界過于迷惑就不想安分過這種日子了。 而我的大學同學如果沒有基金會的捐助,在高中畢業(yè)后就要去打工養(yǎng)家,畢竟當時還有個不學無術的弟弟依然在學校里接受教育。
而女孩子接受教育到底能改變什么?我的這位同學或許更有發(fā)言權,她大學畢業(yè)后又去海外上了碩士,回國后先后在北上廣工作,最后定居二線城市,結婚生子。
雖然,她的履歷并非特別光鮮,她甚至沒有在帝都魔都叱詫風云,成為公司高管或者創(chuàng)始人,但對于普通且平凡的我們來說,她足以改變了自己的生活,且有自己可以選擇生活的權力。
女孩子為何要接受教育,這時這刻,我想說,是可以更自由,是可以有更多選擇權力,是自我意識的覺醒,是認知自己,且擁有判斷力。
如果說,從古時那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開始,男性認為讀書是升官發(fā)財,飛黃騰達的通道,那么女性接受教育,甚至是很多低收入家庭女性接受教育,目的更關乎生存與自我意識覺醒。
所以,當她們發(fā)現(xiàn),讀書讓自己有更多選擇,不再依附與父輩丈夫和貧瘠的資源時,她們會真正自由的張開雙手擁抱自己的'人生。
當女性發(fā)現(xiàn)自己可以退守家庭圍著鍋碗瓢盆,也可以進入職場叱咤風云,可以退守孩子老公,也可以獨身勇闖世界,她們可以選擇月薪幾千但自己熱愛的工作,也可以忍耐996去拼搏未知的領域;
當女性進可攻退可守,不再委屈和附庸時,那些把她們當作退路和財產(chǎn)的人反而會害怕,畢竟,人最害怕的是未知,是無可掌控的患得患失。
女孩子為什么要接受教育,相信看到這篇帖子的女性都會微微一笑吧。教育確實沒有讓我們走上人生巔峰,但卻讓我們感受到了把握人生的快樂,接受未知變化的勇氣,迎接風浪的決心與坦然。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