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思路
圖畫書《花婆婆》以其美好的畫面和唯美的故事,打動著我們。我想,幼兒也不能錯過這本書。二期課改實施至今,我體會到:一個學習內(nèi)容,放置于一個非同尋常的情景中,幼兒的學習就會猶如一次美好的旅行。于是,我將教師參考用書《學習活動》中"春夏秋冬"中的"四季花開"融合在故事的情景中和幼兒一起學習,旨在讓幼兒在《花婆婆》美好的情感氛圍中,獲得與四季的花卉相關(guān)的經(jīng)驗,提升歌謠表達的技能。活動開展時,圖畫書是美的,花是美的,歌謠表現(xiàn)是美的,花婆婆的情感更是美的,幼兒也不知不覺地美了起來。
活動目標
1.閱讀圖畫書,體會"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事情"的美好。
2.理解故事,并對四季的花卉感興趣,樂意和同伴一起用不同的節(jié)奏表達表現(xiàn)。
活動準備
1.四季特征明顯的花卉:迎春花、桃花、油菜花、荷花、玫瑰、菊花、桂花、紅梅、蠟梅、水仙花、白玉蘭。
2.圖畫書《花婆婆》的PPT。
3.兒歌《四季花開》:
暖和的春天來到了,什么花兒朵朵開?
炎熱的夏天來到了,什么花兒朵朵開?
涼爽的秋天來到了,什么花兒朵朵開?
寒冷的冬天來到了,什么花兒朵朵開?
我們種的什么花兒開?
活動過程與記錄
一、聽故事
1.引出活動。
教師:今天我?guī)硪粋€故事,(出示PPT)《花婆婆》?;ㄆ牌攀莻€什么樣的人?花婆婆是干什么的?
這里對故事題目展開討論,既是激發(fā)幼兒對故事的興趣和期待,又是引導幼兒情緒漸漸投入的必須過程。
活動中:
教師:花婆婆是個什么樣的人?
幼兒:老人……種花的……買花的……喜歡花的……
2.講述故事。
(1)教師:花婆婆到底是干什么的?我們一起聽聽故事。
(講述故事至第三件事后,插問。)
(2)教師:小女孩答應爺爺要做哪三件事?
活動中:
教師:做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事情……到世界各地去逛逛(就是去旅行)……在海邊住……
3.繼續(xù)講故事。
二、四季開的花
1.說說四季開的花:講到"花婆婆"準備種花時,引發(fā)幼兒交流四季開的花。
教師:花婆婆想,如果海邊開滿了鮮花,世界一定變得更美好;如果海邊一年四季都開滿鮮花,世界一定變得更美好。那么,你知道什么花會在什么季節(jié)開放嗎?
從這里,延伸出另外的學習內(nèi)容:關(guān)于花卉的活動。我認為,盡管故事最能凸顯的是情感教育,但情感認知也需要現(xiàn)實認知作基礎(chǔ)。所以,一個故事一定蘊涵著認知或其他的學習因素。另外,幼兒在一段時間的集中學習后,也需要變換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或方式,才能繼續(xù)保持學習熱情,所以,這里的"走神",對主題和幼兒的學習都是有用的。只是,這時的故事內(nèi)容已轉(zhuǎn)化成幼兒認知活動的平臺。
活動中:
幼兒:桃花是在春天里開的……荷花是在夏天里開的……
教師:除了這些花,你還能說出其他的花的名字嗎?
幼兒:梨花……康乃馨……
這里的兩個問題,前者難,后者易。按邏輯,應該先易后難?,F(xiàn)場教師要觀察、了解幼兒對于花卉的經(jīng)驗有多少。
如果,幼兒已有一定的花卉經(jīng)驗,那就可以"先難后易",因為,"先難"讓有著一些花卉經(jīng)驗的幼兒可以積極地搜尋自己的記憶,需要集中精力。而"后易"可以讓繃緊的思維,稍稍地"松一口氣",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依然很高。
如果,幼兒對花卉的經(jīng)驗很少,那么就要"先易后難",因為,"先易"讓幼兒在少有花卉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回答相對簡單的問題,再從幼兒知道的花卉出發(fā),開始進行有兩個維度的思考,但這時"后難",往往帶有"接受"的性質(zhì),如×××是什么季節(jié)開放的呢……其實啊,×××是在夏季開放的……
本次活動,提問是"先難后易"。幼兒"先"愣了幾秒,然后有5個幼兒相繼回答,"后"來幼兒的回答就很踴躍,有些剎不住,場面因幼兒的自信而熱烈。
2.分一分:四季不同的花。
教師:我們現(xiàn)在知道的花有七千多種。我準備了一些花的照片,你們一起去認一認:這是什么花?是在什么季節(jié)開放的?把它們放在相應的字卡的下面(字卡為:春天的花兒、夏天的花兒……)
這時應該關(guān)注不認識字的幼兒。教師出示字卡時,幼兒跟讀一遍。
活動中:
:玫瑰是冬天開的。
教師:紅玫瑰在火熱的夏天開得最紅。
幼兒:桂花是在什么時候開的呢?不知道……
教師:桂花是在中秋節(jié)時開放的……
幼兒:夏天……秋天,中秋節(jié)當然是秋天……
教師:沒錯,是秋天。中國詩句中有關(guān)于桂花的描寫:八月桂花香。
幼兒:對,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
3.唱一唱:四季花兒開。
(1)教師:還有許多花會在四季里開放,這真是件美好的事。如果,我們可以把花在四季開放的事唱出來,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這里有一些兒歌,我們一起有節(jié)奏地唱一唱。
這里既幫助幼兒認字,又有了節(jié)奏的范式。在讀完春、夏后,提問:剛才是用手來打節(jié)奏的,還可以用什么來打節(jié)奏(提示:腳、身體動作都可以表示節(jié)奏)?
活動中:
請一個幼兒回答:迎春花。幼兒回答的節(jié)奏完全相符。于是,幼兒和同伴兩人選一種花各自練習,一問一答。
教師提示:如果打的節(jié)奏和別人不一樣那會更美好。
交流中,兩個女孩用轉(zhuǎn)腕動作表示節(jié)奏,大受贊賞。
另兩個女孩用手擊頭打節(jié)奏。
教師:她們表示出了節(jié)奏,可是頭如果受傷了可就不美好了。所以,不要打頭。
兩男孩:桃花桃花朵朵開。
教師:瞧,覺得字數(shù)不夠,重復"桃花桃花"就行,多美!
(2)教師:出示"我們種的什么花兒開(讓孩子感受十六分音符的節(jié)奏),是水仙花,怎么唱著回答?
活動中:
幼兒完成十六分音符。
教師:啊,這真是件美好的事情!
其實,這里的感嘆,都是為讓幼兒感受現(xiàn)實中"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事情",為后面的情感深化環(huán)節(jié)作鋪墊。
三、一件美好的事情
1.回歸故事。
教師:花婆婆知道了那么多四季開放的花(講述故事至"花婆婆問孩子將來做什么?")可是,幼兒也不知道將來會做什么。
2.美好的事情。
教師:你覺得做什么事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呢?
一深化"美好的事情",讓幼兒擁有一個短暫或許是永久的理想。
活動中:
幼兒:(愣了十多秒)念兒歌……
教師:對,唱歌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幼兒:做花,做紙花、絹花,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教師:是啊!那些紙花、絹花可美麗了!
幼兒:彈琴。我彈的鋼琴聲傳到許多人家里,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
教師:啊,真的美好!
幼兒:我要保護世界……
全體幼兒:啊?
幼兒:讓大家知道,不要在水里扔垃圾,小河就會變得更美好!
教師:對!小河干凈了,世界也就變得更美好!
3.小結(jié):你們已經(jīng)知道了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事情。請你記住這件事情,努力去完成這件事情。等你們長大了,世界因為有了你們會變得更美好!
幼兒想到的美好的事情都很實際,那是由前面的伏筆所致。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