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鱷魚的天敵是蚺、蟒蛇、美洲獅、非洲獅、食人魚、公牛鯊等動物。
鱷魚的天敵是蚺、蟒蛇、美洲獅、非洲獅等動物。
1、蚺
一種爬行動物,一類體型巨大的蛇,大多數(shù)為胎生,懷胎九月,一窩最少十八胎,最多四十二胎。通過不斷的進化適應了許多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而大多數(shù)蛇類生活在比較潮濕的氣候中,一般在溫帶或半熱帶。
2、蟒蛇
最大體長約3.5米,頭頸部背面有一暗棕色矛形斑,頭側(cè)有一條黑色縱斑,頭部腹面黃白色,體背棕褐色、灰褐色或黃色,體背及兩側(cè)均有大塊鑲黑邊云豹狀斑紋。其棲居于熱帶、亞熱帶低山叢林中,善攀緣,嗜昏睡,夜行性、雜食性。
3、美洲獅
屬于貓科美洲金貓屬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無危物種。其主要分布于美洲。美洲獅軀體均勻,四肢中長,趾行性,頭大而圓,吻部較短。
4、非洲獅
貓科豹屬動物,是現(xiàn)存最大的貓科動物之一,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非洲獅分布于非洲草原、亞洲印度,顏色以淺黃棕色為多。雄性長有很長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四肢非常的強壯,它們的爪子也很寬。
鱷魚
鱷魚顎強而有力,長有許多錐形齒,腿短,有爪,趾間有蹼,尾長且厚重,皮厚帶有鱗甲。鱷魚出現(xiàn)于三疊紀至白堊紀的'中生代(約兩億年前),它和恐龍是同時代的動物,屬肉食性動物。現(xiàn)存的大型種類鱷魚平均體長4米以上,重約300kg以上。
鱷魚最怕的不是河馬而是老虎
鱷魚不是魚,是爬行動物,鱷魚之名,或是由于其像魚一樣在水中嬉戲,故而得名“鱷魚”。 說起鱷魚,都會讓人毛骨悚然,人們的心目中,鱷魚就是“惡魚”。
一提到鱷魚,立刻會想到血盆大口,密布的尖利牙齒,全身堅硬的盔甲,時刻準備吃人的`神態(tài)。
它堅硬的外皮和超強的咬合力幾乎能夠讓所有的動物都難逃魔爪,而且鱷魚吃人的事件也時有發(fā)生。
水中霸主還有一個河馬,河馬是體型陸地上僅次于非洲象,體長為300—360厘米,尾長約56厘米,一般體重0.9—1.8噸之間。
成年的河馬的身體有一層厚厚的皮膚包著,背部和兩側(cè)的厚度可達4~5厘米,皮厚且光滑五毛。
鱷魚不吃河馬也是因為河馬不好下口以及下不了口。
常態(tài)下鱷魚河馬各走各的獨木橋。
一般情況下,我們看到鱷魚都是這樣的情形,所有被它盯住的動物,幾乎都會成為它的美餐,而且出擊速度非常快,從未失手,但就是這樣一個兇猛而又殘忍強大的生物,它也是有天敵的。
那么鱷魚最怕誰呢?那就是老虎,一只成年的.老虎能夠輕易的將一只體型龐大的鱷魚咬死,而鱷魚遇到老虎似乎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了。
老虎總是能夠找到對方的致命部位,并且從不給鱷魚反手的機會。
那就是老虎,一只成年的老虎能夠輕易的將一只體型龐大的鱷魚咬死,而鱷魚遇到老虎似乎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了。
一頭孟加拉虎的百米跑速度是4秒43,(博爾特的世界紀錄是9秒69,我們有理由懷疑,也許人類永遠跑不進9秒),以游戲姿態(tài)好玩的揮動爪子
拍力達到1200磅以上,(泰森最鼎盛時期直拳最大力量可以達到600磅),所以鱷魚一般不愿意冒險跟老虎耗,所以一般情況下,老虎能夠震懾住鱷魚!百獸之王,舍我其誰!
討厭的偷蛋賊
在非洲、亞洲和澳大利亞,對鱷魚威脅最大的偷蛋賊是巨蜥;在美洲則首推浣熊,次為野豬、美洲黑熊和雙領(lǐng)蜥。
巨蜥很擅長偷蛋,如尼羅鱷巨蜥是兩只一起團伙作案的,一只把守巢的雌尼羅鱷引開,另一只把鱷卵挖出來。一些犬科動物也愛偷吃鱷卵,如澳洲野狗、狼和食蟹狐。
浣熊是臭名昭著的偷蛋賊
不僅是凱門鱷、澳洲淡水鱷等小型鱷,灣鱷、尼羅鱷、美洲鱷、密西西比鱷等大型鱷也深受其害,鱷巢內(nèi)的死亡率通常高達百分之幾十,被一窩端的情況也不少見。
鱷苗吞噬者
鱷卵通常埋藏在沙子里,而且有卵殼保護,足以阻擋住一些捕食者,與之相比,鱷苗就更脆弱了。鱷苗是指一歲以下的雛鱷,長二三十厘米,重幾十克;初生雛鱷只有十幾厘米長。鱷苗的天敵囊括了小至螞蟻、大至鯊魚的眾多捕食者。
密西西比鱷幼苗
原產(chǎn)自南美的火蟻屬是初生雛鱷的大敵,它們往往在佩滕鱷和凱門鱷的雛鱷破殼而出之際蜂擁而上,較弱的雛鱷會被叮死并吃掉,強健的個體可以逃入水中生還。紅火蟻入侵北美后,叮死了不少美洲鱷和密西西比鱷的鱷苗。
由于火蟻有劇毒,被叮的幸存者也容易患病,存活率降低。
雛鱷在幼苗階段死亡率極高,可達71-98%。陸地上的敵害主要是貓類和犬類,水里的敵害包括大型魚類、蛙類和龜類,如河里的短蓋肥脂鯉、牛蛙和皺面長頸龜,海里的尖吻鱸和幾種鯊魚,都有吞噬鱷苗的記錄。
危機四伏的鱷苗(網(wǎng)絡(luò)合成圖)
鳥類對鱷魚有制空權(quán)優(yōu)勢,一些晝行性猛禽、涉禽都喜歡掠食鱷苗,如美洲鷲、非洲禿鸛和鳳頭卡拉鷹。鱷卵天敵基本都是陸地動物,而鱷苗的天敵來自水、陸、空的各占三分之一左右。
成年鱷的天敵
成年鱷尤其是成年大型鱷在自然界少有敵手,自然天敵僅有大貓、蟒蛇、鯊魚、其他鱷魚等少數(shù)幾類動物而已。
獅、虎、美洲虎、山獅和豹都有殺死成年鱷的記錄。大貓對鱷類的捕食有兩大亮點,別的掠食者都沒有做到。
一是捕殺鱷魚多于被鱷魚反殺,這一方面是由于鱷魚上岸遠比大貓下水多,另一方面是因為大貓面對鱷魚更為主動,如在特定地區(qū)和季節(jié),美洲虎和山獅都會將鱷魚列為主食。
美洲虎抓了只大凱門鱷
二是有能力擊殺比自身更大的鱷魚,雌虎在陸地上殺死過3.6米的澤鱷(正常體重約160千克),山獅抓過2.7米密西西比鱷(正常約70千克),這方面表現(xiàn)最突出的還是美洲虎,在淺水區(qū)捕殺過3.8米的黑凱門鱷(正常約180千克)。
蟒、蚺捕食鱷類比較常見,但需要較大的體型優(yōu)勢,因此通常都是成年大型蟒捕食小鱷魚,如水蚺捕殺亞成年凱門鱷,大個體巖蟒捕食非洲侏儒鱷。
佛羅里達的入侵物種緬甸蟒吃了不少密西西比鱷,如有條3.9米的大蟒吞了一條1.8米的鱷魚。鱷魚也不是白給的,哪怕是大個體緬甸蟒也有可能淪為密西西比鱷的獵物,在亞馬遜有條5米的雌綠水蚺被不到2米的凱門鱷干死了。
理論上再大的.鱷魚也不是成年大型鯊的對手,不過鯊魚通常對鱷魚不感興趣,更何況它們生活在海里。鯊、鱷的主要碰面機會有二:懷孕牛鯊到淡水中產(chǎn)仔,小牛鯊在河里完成發(fā)育;
灣鱷和美洲鱷是咸水型鱷魚,會到河口活動。灣鱷捕殺了不少小牛鯊,成群的小牛鯊有殺死成年澳洲淡水鱷的目擊記錄。在哥倫比亞的河口,有條成年美洲鱷命喪大白鯊之口。
大灣鱷吃小牛鯊
大鱷魚會吃小鱷魚,不管是同類還是別的鱷魚。尼羅鱷、密西西比鱷同類以大吃小都很常見,小鱷魚會主動回避大鱷魚,跑到棲息地邊緣活動。
大型鱷會壓制同域棲息的小型鱷,如美洲鱷、奧利諾科鱷和黑凱門鱷排擠眼鏡凱門鱷,灣鱷影響馬來鱷、澤鱷和澳洲淡水鱷的數(shù)量和分布。此外,成年淡水鱷也會吞食灣鱷幼苗,反過來對灣鱷造成消極影響。
鱷類之間的自相殘殺在干燥的夏季最嚴重,這時候很多鱷魚擠在一個水坑里。3歲以下的鱷魚受傷害較多,對鱷類來說,周歲是個第一大關(guān),3歲是第二大關(guān)。多數(shù)雌鱷只要過了3歲就能活到自然衰老了,而雄鱷在高密度種群中可能死于領(lǐng)地之爭。
灣鱷捕殺澳洲淡水鱷
實際上我們?nèi)祟惒攀趋{魚的最大天敵,數(shù)以千年來,我們一直在吃鱷卵、鱷肉,用鱷魚皮做皮包和皮鞋。現(xiàn)在人們還有時為了消除對人、畜的潛在威脅而將大鱷魚射殺
盡管鱷魚通常不會傷害人畜,除非人類侵犯它們的棲息地。很多種類的鱷魚都已經(jīng)瀕危甚至極危,在狩獵壓力較大的種群中,鱷魚已經(jīng)學會了如何躲開人類。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