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墳的由來和寓意,每到清明節(jié),我們必要做的事情,就是上墳掃墓,我們也知道清明節(jié)掃墓是我們的一項傳統(tǒng)文化習俗,是告別故人的儀式,也是對生命的敬畏和感恩,那你知道上墳的由來和寓意嗎?
1、相傳是為了紀念古人介子推
春秋時期,晉國的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在流亡逃難中沒有東西吃快餓死了,大臣介之推割了自己的肉給公子重耳煮了一鍋湯,重耳這才死里逃生,后來重耳成為了君王,封賞的時候卻忘了介之推,后來介之推隱退,重耳帶人去請他出山,放火燒山的時候不慎將介之推燒死了。
為了紀念介之推,晉文公重耳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jié),后又改為清明節(jié)。時間久了,就變成大家祭祖掃墓的日子了,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有待考證,但是根據(jù)端午節(jié)是紀念屈原這種傳統(tǒng)來推斷,清明節(jié)為了紀念介之推也是有可能的。
2、思念故人,告慰祖先的文化傳承
清明節(jié)是告慰思念故人的儀式,也是樹高千尺葉落歸根理念的傳承,祭祖掃墓不僅是簡單的儀式,而是生者對生命的感恩與敬畏,為已逝的親人、祖先,莊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與敬意,一年年輪回,一代代傳承,生生不息。
3、為了定期檢修墓穴,祈求祖先庇佑
墓穴長期不打理,容易出現(xiàn)破損或者長草的現(xiàn)象,清明節(jié)掃墓也是為了及時清理修繕墓穴,防止因為下雨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損壞,另外此傳統(tǒng)在農(nóng)耕文化中也有盡孝道,祈求祖先庇佑之意,祈求風調(diào)雨順、期盼來年有個好收成。
每年除夕前要去給過世的親人上墳,上墳的意義是什么?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極簡單,就是告慰先祖我們過的非常好,老話說的好,沒有天那有地,沒有父母那有兒女。羊羔尚有跪母恩,何況有血有肉的人呢,不忘先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紀念先祖從沒間斷,尤其是到了年關,吃的好穿的暖,更讓我們思念生養(yǎng)我們的父母們,沒有父母的艱辛付出,那有兒女們的幸福生活。
中國人為什么要掃墓?
清明掃墓的習慣,其實來源于寒食掃墓,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jié)俗。據(jù)載,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說只打墓坑,不筑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于載籍,后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托。
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fā)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
掃墓的由來:
三國時諸葛亮治蜀,深得人心,但他去世后朝廷卻沒有為之蓋廟,于是百姓在寒食期間于田野道路上拜祭。其后朝廷自省措置不當,正式附祭諸葛亮于先祖(劉備)廟,但寒食野祭的風俗卻已經(jīng)形成,并演變?yōu)楦魅思罀呦热说膲災埂?/p>
掃墓:掃墓,即為“墓祭”,也是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北方叫上墳有的`地方將掃墓稱之為“掃山”或拜山”等南方部分地區(qū)稱之為“掛山或“掛紙”。拜的“山”分兩種:一種是自父母上溯至祖宗三代之內(nèi)的祖輩稱“家山”拜祭家山稱“家祭”;另一種是對宗族祖先的拜祭,稱“祖山”、“大眾山”,拜祭祖山稱“掃大眾山”。
掃墓的寓意:
掃墓,是指到墓地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屬于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tǒng)。按照習俗,一般在上午出發(fā)掃墓,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修整墳墓、培添新土、清除雜草,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然后叩頭行禮祭拜。中國人受傳統(tǒng)文化心理的影響,有著強烈的家庭觀念,尤其重視家族、祖先,對祖先的崇拜、返本歸宗的意識特別濃厚,在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特殊緬懷方式。
大年初三上墳的由來和寓意
大家都是知道在大年初三上墳是一年一度的風俗,這個風俗是怎么來的呢?在古代,大年初三會在節(jié)日期間焚燒以前在門前掛著的松柏樹枝,以及在節(jié)日期間懸掛門神門紙等,以表明新年已經(jīng)過去,重新開始新的一年。俗話說: “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大年初三去上墳也是為了表達對逝者的緬懷,期望已逝的人可以保佑他們,也是為了祈禱新年順利,可以有一個好運氣。
大年初三上墳的注意事項
1、需要帶的祭品
大年初三是一個大型的祖先祭拜活動,需要拿饅頭,熏香,紙錢,鞭炮,花圈等。墓地有很多地方要注意,通常要準備祭祀用品(包括煙、酒、饅頭、香、紙錢、鞭炮、花環(huán)等) ,到墓地進行祭祀,以表達上一代祖先的感情。儀式結束后,一些地方會祭祀帶回家的食物和飲料,與大家分享吃的,吃的是祖先對子孫后代的祝福和愿望,寓意著美好和希望。因此,在大年初三的主要的愿望,第一是向墳墓致敬,第二是祈禱和祈禱。
2、折楊柳
婦女和兒童不要忘記需要折斷附近的柳樹枝,在取下來的蒸食品上貼上楊柳枝。也會有些人把有的柳條折成了籃狀,或者戴在頭上,有句俗語說“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這也是代表了對先輩們的敬意,每個地方習俗不同,所以必須在大年初三去墓地的.時候看看有什么忘記帶的。
3、疊紙錢
一些區(qū)別會在大年初三去祭祖的時候會疊好燒紙,一刀燒紙分成七八份,分別以對角線折兩次,也會疊成元寶之類的,這樣疊起來燒會很方便。
以上就是大年初三上墳的由來和寓意 大年初三上墳添土好嗎的相關內(nèi)容啦,其實每個地區(qū)祭祖的時間和習俗都不盡相同,還是要問清楚長輩根據(jù)地區(qū)的實際風俗去執(zhí)行這樣才能更好的表達對先祖?zhèn)兊木匆猓材芨玫钠碓干钤絹碓胶谩?/p>
文檔為doc格式